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步兵和戰車的距離有點兒遠了,應該再近一些。”楊朔銘也跟着放下了望遠鏡,對袁克定和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說道。
聽了楊朔銘的話,袁克定和袁克文都點了點頭,袁克定轉頭對身邊的一位軍官吩咐了幾句,那名軍官轉身跑開了。
楊朔銘不經意的觀察了一下袁世凱的這兩個兒子的臉上表情,“太子”袁克定顯然對楊朔銘的意見十分關注,而袁克文的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疲憊厭倦之色。
此時,楊朔銘對這袁世凱最爲器重的兄弟二人,已經有了明晰的判斷。
自從自己在北京安家並被袁世凱委任參贊參戰軍軍務之後,和袁氏兄弟的接觸變得更多了。對他們兄弟二人的瞭解,也深入了些。在楊朔銘看來,袁克定醉心權力,好大喜功,幼年隨袁世凱遊歷各地,有一定的見識和從政經驗,可惜志大才疏,沒有多少真本事,加上早年騎馬摔壞了腿,落下了終身殘疾(外號袁大瘸子),袁世凱其實對他這個“太子”並不是很滿意。
對於多才多藝相貌英俊的次子袁克文,袁世凱其實更爲偏愛一些。
袁克文是個混血兒,生於朝鮮,其母金氏是朝鮮國王送給袁世凱的王族美女,朝鮮王室的外戚,可能是繼承了母親的容貌和才藝,長大後的袁克文玉樹臨風,天姿聰慧,深得父母寵愛。由於他才學出衆,袁世凱很想讓他來繼承自己的事業,象袁世凱對外的比較重要的信件,都是袁克文代筆。象這一次編練參戰軍,對軍事一竅不通的袁克文也被袁世凱安排來和自己一道“贊襄軍務”。袁世凱的目的十分明白,就是要讓他們兄弟二人和自己學習軍事。
但通過和袁克文的接觸,楊朔銘知道,袁克文骨子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式文人,他和父兄不同,對權術毫無興趣,對仕途經濟學問也並不關心。他整日寄情於戲曲詩詞瀚墨當中,同北京的文壇名流和遺老遺少廝混在一起,就象是《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一樣。
和北京的文墨客一樣,袁克文也經常出沒於風月場所,楊朔銘就曾經從曦雪那裏見到過他的墨寶。由於袁克文字寫得確實好,讓楊朔銘一度對自己小時候不好好練習書法而心生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