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督辦對漢廠一直期望甚殷,此次不惜斥巨資收購,就是爲了讓漢廠重煥生機,重新成爲咱們中國鋼鐵工業的龍頭。”孫琿看着一屋子的漢治萍公司負責人,沉聲說道,“希望這次的輸血,能夠物有所值。”
聽了孫琿的話,所有的人全都連聲稱是。
“爲使我國鋼鐵工業後繼有人,楊督辦一再交待,要辦好這職工學校。”孫琿接着說道,“這一塊兒必須要儘快落實,楊督辦屆時將親來視察,如果沒有辦好……”他的目光變得凌厲起來,一一掃過在座的衆人,“我想就不光是捲鋪蓋走人這麼簡單了。”
“請孫先生放心,公司會盡最大的努力爲學校提供最好的保障,兩個月,不,一個月,一個月以後,學生們就可以在學校裏上課。從今以後,公司將有專項的經費保障教育開支,當然教師的待遇也將是最好的。”
“沒有教育,就沒有公司的未來。以公司現在的財力,完全可以承擔爲公司職工子弟,以及附近的居民子女提供免費地義務教育,這是公司現在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孫琿說道。
聽到“免費”這兩個字,一些人的頭頂又滲出了汗珠。
到現在爲止,由於漢治萍公司成爲人和公司下屬企業的過程來得太快,讓這座中國老牌的鋼鐵企業的許多人還沒有完全的適應。
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是由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合併而來,是中國也是亞洲最大的煤炭鋼鐵聯合企業,“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到1917年,這座企業已經發展成爲擁有員工8000多人,年產鋼鐵90000噸,鐵礦55萬噸,煤63萬噸的大型企業,鋼產量佔中國全年鋼產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於漢冶萍公司是中國唯一的新式鋼鐵聯合企業,控制了漢冶萍公司,就等於控制了中國的重工業。因此日本人才會專門在“二十一條”當中提出來漢冶萍公司“中日合辦”的條款。
漢冶萍公司其實和日本人早就有業務和貿易方面的往來。在成立之初,由於財力窘迫,漢冶萍公司向日本人借了不少的款,到1911年爲止,漢冶萍公司總共用款3200萬兩白銀,除去1000萬兩本金之外,其餘2200萬兩都是向日本人借的款。日本人的借款附有極其苛刻的條件:借款要以廠礦的財產和鐵砂爲擔保,期限爲30年,鐵砂除漢陽鐵廠自用外,必須先銷售給日本人,鐵砂的售價由雙方議定(實際上是日本人單方面定價),不受國際市場的價格影響,日本的八幡制鐵所可以預購,等等。根據這些條件,從1908年到1915年,日本每年從大冶鐵礦運走的鐵砂達7萬餘噸,這使得漢冶萍公司實際上已經受制於日本商人。爲了擺脫這種不利的局面,袁世凱曾經一度打算要將漢冶萍公司收歸國有,但還沒有等到他動手,日本人搶先弄出了一個“二十一條”,儘管“二十一條”最後隨着中日戰爭中國方面的勝利而取消,但漢冶萍公司被日本商人控制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而現在,這座中國最大的煤鋼聯合企業被楊朔銘用從海外賺取的大把美元收購,成爲了人和公司的下屬企業。從這一天起,漢冶萍公司將成爲真正的中國鋼鐵企業,不再受制於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