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一個在中國長期活動的情報人員,河本大作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可怕的戰車,他現在才知道,日本在中國的情報工作,遠非報告中說的那樣完美。
此時的河本大作看着這些隆隆駛過的鋼鐵怪物,內心不由得升起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河本大作看見的這些坦克,是屬於中華帝國參戰軍鐵甲車隊的重型坦克,這種被命名爲“陸地巡洋艦1”型的多炮塔重型坦克,設計當然是出自於楊朔銘的創意。
“陸巡1”型坦克長7.86米,寬3.5米,高3.12米,重量達35噸,乘員爲8人,發動機爲在美國特製的水冷式汽油機,功率320匹馬力,最高公路行進速度爲每小時32公里。這種重型坦克的最大的特點是多炮塔式的設計,它擁有5個獨立旋轉的炮塔,一座裝有57毫米炮和一挺美製“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的主炮塔位於車體中央,在主炮塔的四周是四個輔助炮塔(機槍塔),各裝有一挺美製“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火力可以說十分強大。這種坦克的裝甲最厚爲30毫米,使它看上去極爲堅固敦實。儘管車體很重,但它由於馬力強勁,行駛速度仍然很快,並可以輕鬆的越過壕溝和各種障礙物。
對於一向以工業落後而著稱的中國,竟然能在很短的時間裏擁有如此先進和複雜的新式武器,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們都爲此驚奇不已。
而最感到震驚的,當然是一直對中國虎視耽眈的日本了。
對於中國軍隊擁有履帶式鐵甲戰車(坦克)一事,河本大作和許多日本在華的情報人員一樣,事前一無所知,而當這些戰車率先在山東戰場上亮相併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之後,日本的情報部門纔開始意識到這些戰車帶來的威脅。日本間諜在戰場上搜集到了很多關於中國坦克的情報和相關資料,這些情報資料被髮回日本國內後,引起了陸軍高層部分將領的重視,但由於日本人對中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落後偏見根深蒂固,直到戰爭結束,日本軍方對中國坦克仍然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沒有設計應對措施。
根據日本間諜收集的情報,河本大作了解到中國人弄出來的這種鐵甲戰車和英國人在索姆河戰役中使用的簡陋坦克有着很大的不同。和擁有兩座炮塔的英國坦克相比,中國坦克只有一座炮塔,炮塔上有的是一座雙聯裝火炮,有的是兩挺重機槍,但炮塔都可以進行360度旋轉,向四周任意射擊。在戰場上,這些坦克常常伴隨着步兵一起行動,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戰爭結束後,河本大作通過各種手段瞭解中國的坦克,終於看到了這種新式武器的真面目,但那時他看到的,都是隻有一座炮塔的坦克,而象出現在眼前的這種強大的多炮塔坦克,他還是第一次看到。
和河本大作一樣,其實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多炮塔神殿”。因此當“陸巡1”型坦克在“弘憲帝國”成立的閱兵大典上第一次亮相時,中國民衆的驚訝程度,絲毫不亞於日本的情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