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片海域,便是那些海軍將士的忠魂們的歸宿之地。
作爲中國海軍最早的潛艇部隊軍官,曾經在曹妃甸海戰當中駕駛袖珍潛艇擊沉日艦立下赫赫戰功的肖永林,從此迷上了潛艇這種新式武器。
從自己參加那次戰果足以洗雪中國海軍奇恥大辱的水下進攻戰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將和潛艇結下不解之緣。
那一仗,自己和三位戰友駕駛着那艘小小的彷彿玩具一般的袖珍潛艇,便給予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戰列艦以前所未有的重創。
而現在,他腳下的這艘“飛魚”級潛艇,無論從性能還是噸位和武器裝備各方面,都要比“織女梭”級袖珍潛艇強出不知多少倍。
“飛魚”級潛艇是江南造船廠最新制造的潛艇,水面排水量爲692噸,水下排水量爲886噸,動力裝置採用先進的柴油機電動機雙動力,配備有從美國引進的新式柴油機(功率爲1850匹馬力)和電動機(功率爲1200馬力),水面航速可達12.5節,水下航速爲8.5節,在水面航速8節時續航力爲8500海里,水下航速5節時爲76海里,最大下潛深度能夠達到45米,武器裝備爲4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攜帶6枚魚雷,配有一門75毫米甲板炮,甲板炮備彈300發。艇員計軍官4名,士兵30名。
和令協約國談“艇”色變的德國海軍U型潛艇相比,中國的“飛魚”級潛艇在性能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飛魚”級潛艇卻無疑是跨越時代的產物。
而這級代表了中國目前造船工業最高技術水平的潛艇,其主要的設計來源,卻是那個主管全國實業的年輕人。
而此時剛剛下了飛艇坐上汽車的楊朔銘,也接到了從上海吳淞口海軍基地轉來的“飛魚9”號潛艇駛入大東溝的電報。
在距離大東溝另一端的上海,楊朔銘將手中的電報緊緊的抓在了手中,坐在汽車中的他,向窗外的海面望去,面色顯得分外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