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許戰場的情況已經起了不同的變化。”徐振鵬對貝蒂話裏“愚蠢”的字樣感到有些不滿,但他出於禮貌和對貝蒂這位身經百戰的虎將的尊敬,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到現在爲止,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德國人很可能在我們的打擊下遭到了重創,想要分開逃跑,因此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你說的有道理,徐。”貝蒂起身來到海圖前,看着繪圖軍官在海圖上描繪的各艦航線和自己所處的位置,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我們竟然不知不覺的又來到了赫裏果蘭灣。”
徐振鵬有些驚奇的看着貝蒂,不明白他對赫爾戈蘭灣(作者注:德語稱“赫爾戈蘭”—Helgoland,英語則稱爲“赫裏果蘭”—Heligoland)何以如此的印象深刻。
象這場邊跑邊打的海戰現在打到了赫爾戈蘭灣附近海域,“共和”號的舵機又是在這裏出的故障,徐振鵬早就知道了,並不是等到貝蒂說出後他才反應過來。
對於這座小島的歷史和重要的戰略意義所知不多的徐振鵬,並不清楚,圍繞着這座小島,都發生過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赫爾戈蘭島位於德國灣深處的咽喉位置,逼近德國各主要港口和河流入海口,擁有與其面積極不相稱的重大戰略價值。在1890年前,這個小島一直處於不列顛帝國的保護之下,德國人對此如鯁在喉,但在這一年的7月1日,隨着英德兩國簽署了《赫爾戈蘭條約》,時任英國首相的索爾茲伯裏勳爵不顧維多利亞女王的強烈反對,違背赫爾戈蘭島島民的意願,把這個被稱作“北方的直布羅陀”的重要島嶼拱手出讓,換來了德國不在萬里之遙的非洲東部繼續擴張殖民勢力的保證。
從表面上看,德國顯然是上述條約的受益者,從那時起,赫爾戈蘭灣完完全全地成爲了德國人的前院。條約原本規定德國應保持這個寧靜的半自治島嶼上“原有的法律和習俗儘可能地不受打擾”,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很乾脆地對這個規定予以無視,這座小島很快被建成一個針對英國的軍事基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赫爾戈蘭島上的岸炮、港口、兵營、工事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島上的原住民全部被遣送去了德國本土,其中符合條件的男子被徵召服兵役。爲了防止英國人利用明顯的地理標誌進行航海定位,謹慎細密的德國人將島上始建於17世紀的萬格羅克教堂也強行拆毀了。
在英國人向德國人轉讓赫爾戈蘭島的時候,有不少英國“憤憤”怒斥《赫爾戈蘭條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居然將一個完美的對德作戰前哨輕易讓出,“象是賣了一籠雞”。但從以後發生的事來看,索爾茲伯裏的眼光遠非“憤憤”們所說的那樣狹隘,在《赫爾戈蘭條約》中,英國所得到的好處遠遠大於所失去的:隨着德國海軍實力的增強和英國對德“封鎖政策”的變化,在戰時保持這一前哨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值得懷疑;而這個條約卻有效地抑制了德國在東非的擴張,穩固了英國的殖民利益。在開戰後,英國得以相對容易地將德國勢力從東非連根拔除掉。而得到了赫爾戈蘭島及附近海灣的德國人,雖然一度曾爲自己的戰線向外延深而欣喜若狂,但在開戰後卻發現“近程封鎖”雖然不存在了,而英國人的“遠程封鎖”依然使德國海軍的戰略環境並無太大的改觀。
精明的德國人隱約猜到了英國艦隊正有意識地想要脫離同德國艦隊的接觸,以免被消耗。不肯善罷甘休的德國海軍決定堅持既定的消耗戰思路,將戰線繼續向外延伸,在佈雷艦和潛艇遠赴英國海岸的同時,輕型艦艇的防區也漸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