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贛軍的裝備原來也不咋地,要是沒有楊瀚之將軍,比桂軍也強不了多少。”另一位海軍軍官聽到他們之間的談話,笑着接了一句,“咱們海軍能有這樣的新式炮艇,不也是拜楊將軍所賜嗎?”
“是啊,楊將軍總是能事先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地方。”炮艇艇長說道,“原先給咱們內河炮艇的時候,咱們也沒想到,能用在這邊兒。”
隨着楊朔銘重整海軍軍備的進程,在平南之戰爆發之前,楊朔銘便有了重新組建海軍江防艦隊支援陸軍作戰的計劃。
由於中國南方諸省境內江河縱橫,水網密佈,而且一些江河都有入海口,海軍可以派艦部署到內河流域,爲陸軍提供火力和後勤支援,爲了能夠儘快的讓海軍形成戰鬥力,楊朔銘報請北京,提出自籌經費,重建海軍江防艦隊的設想。劉冠雄審覈了楊朔銘的提案後上報給了袁世凱,袁世凱召見了劉冠雄、藍建樞、徐振鵬、李和等海軍將領,徵詢了他們的意見,幾位海軍將領都認爲楊朔銘的方案可行,因爲南方各省諸侯一向不大馴服,一旦有事,南方縱橫密佈的水網將是進軍的巨大阻礙,如果能在南方內河流域部署堪用的內河艦艇,無疑將大大的強化北京政府在南方的威權,而楊朔銘提出的自行組建更是爲中央政府節省了相應的經費。於是袁世凱便放權給了楊朔銘,要他兼任海疆巡閱使,負責重建海軍江防艦隊。
此時的楊朔銘身爲全國實業督辦,與國內各大造船廠有着密切的軍火貿易往來,而此時國內最大的兩家造船廠馬尾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都被巡洋艦和自由輪的訂單塞得滿滿的,騰不出手來建造這些小船(事務繁雜財大氣粗的楊朔銘也懶得在這些小船上費心思),在得知海軍要建造內河炮艇後,幾家民營造船廠得知到了消息,紛紛拿出了各自的方案,海軍部派往各地的購艦代表最終看中了大沽造船廠的方案。
大沽造船廠給出的內河炮艇方案其標準排水量爲270噸,採用蒸汽式往復機動力(大沽造船廠爲了迎合楊朔銘“高科技”的口味,原本建議柴油動力化,但海軍方面認爲中國境內多煤少油,採用煤炭利於補給,堅持採用蒸汽往復機,而且緊急情況下還能在沿岸砍伐薪柴應急,再者蒸汽動力可以向艙室提供蒸汽利於在北方寒冷的環境下持續作戰),雙軸雙槳,最大航速13節,續航力1000海里,武備甲方案包括艇首一座雙聯裝120毫米炮,艇尾一座單裝120毫米炮,桅樓頂三挺12.7毫米機槍,艇上同時還配備有3米測距儀一部,探照燈一部。
武備乙方案則是將火炮改爲兩座單裝150毫米炮。
兩種方案報給楊朔銘之後,楊朔銘認爲兩套武備方案都很適合海軍使用,便決定全部採用。於是內河炮艇的建造任務就這麼敲定了,根據海軍部擬定的艦艇命名規則,這級內河炮艇被命名爲“利捷”級炮艇,1918年6月首艇“利捷”號和同級艇“利綏”、“利濟”、“利通”(前兩艇爲甲種案火力配置,後兩艇爲乙種案火力配置)在大沽造船廠完工,在很快完成了各項測試之後,隨即南下,率先加入到了江防艦隊之中。
唐九妹聽到海軍軍官們話中流露出的對楊朔銘的深深崇敬之意,心裏不知怎麼,竟然生出了別樣的悸動。
此時的她,又回想起和楊朔銘林中賽槍和後來巡山換槍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