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我們的計劃在袁世凱剛剛稱帝的時候就應該啓動,只是因爲大隈君的愚蠢,才葬送了最好的時機。”西原龜三嘆息了一聲,“大隈君不但沒有能夠讓中國陷入混亂狀態,反而招致了全體中國人的痛恨和西方列強的不滿。結果我們現在開展工作,阻力比以前要大得多。”
聽了西原龜三的話,寺內正毅和勝田主計也都跟着嘆息起來。
在中國進入“弘憲帝國”時代之後,日本吸取了上一次直接軍事入侵失敗的教訓,打出了一系列的“組合拳”,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資財,資助袁世凱的敵人,從革命黨到宗社黨,日本人一律給錢給槍,提供顧問。日本軍官在旅順和大連爲蒙古叛亂武裝訓練士兵。在中國各地的日本浪人,也有組織地尋釁鬧事,用西原龜三在報告裏的話說,就是“猖狂已極”。
日本人的行動一開始算是達到了目的,袁世凱父子先後遇刺身亡,中國很快陷入了又一場內戰的混亂之中,但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場被日本人寄予厚望的戰爭卻根本沒有達到使中國陷入長期動盪的效果。日本人當然明白,只要中國沒有陷入大的混亂當中,以當時日本的國力,是不大可能將中國一口吞下的。大隈內閣急於求成,四下點火的挑釁行爲,激起了中國人普遍的惡感和敵視,不但中國民間對日本人的惡感陡然增加,中國社會的上層包括政界人士在內,對日本人的惡感更甚。連那些一向被認爲屬於“親日派”的中國官員,如曹汝霖等人,也對日本表現出了敵意和警惕。在西原龜三第一次同曹汝霖見面進行會談的時候,曹汝霖就毫不掩飾對日本的惡感。連曹汝霖尚且如此,就更別說那些沒有日本背景的中國官員了。而西原龜三在到達北京之後,想要親自晉見段祺瑞,段祺瑞也一直拒絕接見。最後只見到了段祺瑞的兒子段宏業。
除了這些,大隈內閣惹的麻煩還包括和西方列強的關係惡化方面。儘管西方列強忙於歐戰,無暇東顧,但並不等於西方列強會對日本入侵中國聽之任之。對於西方世界來說,他們絕不會容忍日本吞下中國。因爲那樣一來,就意味着在東方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那時整個東方都將成爲日本的囊中之物,這絕對不是西方列強所樂意見到的。因爲這就等於日本一躍成爲了世界上的巨無霸,世界的均勢將被完全打破。因此在日本悍然入侵中國失敗之後,日本和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的關係驟然緊張,英法兩國的輿論也對日本相當不滿。
對於日本來說,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如果還是象上一次那樣的貿然開戰,以武力征服,後果誰也難以預料(尤其是在中國海軍實現了“一步登天”的跨越式發展以後)。而不敢開戰,卻硬要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一味的咄咄逼人,不僅徒增中國人的敵意,還連帶着導致日本和英美出現裂痕,而且裂痕會越來越大。英國和美國對日本的野心已經變得越來越警惕。在歐戰期間,日本固然可以小動作不斷,但是一旦動作太大,等到歐戰結束,西方列強能夠騰出手來的時候,日本的處境勢必將更爲不利。
作爲“無冕大臣”,西原龜三明白,日本必須得在歐戰結束之前,轉變對華政策,並且還要搶得先手。
現在,西原龜三已經有理由認爲,美國人走在了日本的前面。
對於中國海軍在歐洲參戰的戰列艦隊,日本朝野上下都認爲,它們是美國援助中國的最明顯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