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楊朔銘得到凱爾特海大海戰的戰報後,說的第一句話。
“我海軍將士此戰犧牲甚重,六艘鉅艦險些沉沒,雖然說換回了多項權益,但代價也未免大了些。”程璧光看完了戰報,有些痛惜的對楊朔銘說道。
“單以傷亡人數而論,陸軍其實要比海軍大得多。”
專程來到南寧會晤楊朔銘的顧品珍的臉上也現出了憂傷之色,“據省府統計,到上個月爲止,我雲南健兒赴歐作戰者便有近萬人傷亡,這些還不包括赴歐勞工呢。”
由於中國政府在各省招募大量兵員赴歐洲參戰,雲南一省也募集兵員勞工近五萬人赴歐。而現在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傷亡,這個數字對於顧品珍等滇軍將領來說,委實有些難以接受。
楊朔銘聽出了顧品珍話裏隱含的責怪之意,平靜地說道:“我們想要走捷徑,這樣的代價是必須的。”
“瀚之所說的‘捷徑’,指的是什麼?”顧品珍驚訝地看着面前年輕的兩廣巡閱使,問道。
“自辛亥以來,我軍多隻有內戰經驗,安內乏力,御外不足。民四抗倭之役,我軍的表現,我想筱齋是知道的。”楊朔銘說道,“寶劍鋒從百礪出,此次歐戰,對我軍來說,便是極好的磨礪和學習西方最新軍事技術的捷徑,相信這場戰爭結束,無論是西方列強還是日本,都不會再小瞧我軍了。”
聽了楊朔銘的話,顧品珍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我國之心腹大敵,乃是日本。而民四抗倭之役,我國之所以不能全勝日本,主要原因之一,是海軍不如日本。而我國造船工業基礎薄弱,無法建造可抗日本海軍之巨型戰艦。而若向歐美等國訂購,和平時期必爲日本及列強警覺。而此次歐戰,也給了咱們重建一支大海軍的捷徑,”楊朔銘說道,“筱齋和恆啓也看到了,要不是這一次歐洲大戰,只怕美國人未必肯這麼痛快的給咱們中華建造這麼多的鉅艦,又幫助咱們訓練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