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本來要和張伯倫同期到達的丘吉爾,卻因爲海軍部的經費問題,直到開戰前才抵達法國南部的第戎。
在作戰開始的初期,丘吉爾的經歷和張伯倫差別不大,協約國巨大的優勢在這一刻盡顯無遺。從10月12日發起進攻,在炮火的掩護下,中美聯軍推進迅速,五天時間就從特魯瓦,推進到蒂耶裏。從戰後得到的解密文件看,這其實是德軍有意識的放棄收縮防守。而當聯軍進攻到凡爾登外圍,真正的苦戰開始了。
丘吉爾在這段時間的日記,是關於戰鬥最好的解釋。
“10月21日。
作爲戰場觀察員,我和中國軍隊一起前進,今天我們的目標是凡爾登。半年前,我們就是從這裏潰退的,現在我們要收復它。當然,我不會簡單的認爲,德國人就這麼放我們過去。
中國人的指揮官是佩孚?吳將軍,我曾聽之前的中國軍隊統帥宦?陳介紹過他,他是這個國家最善戰的幾個將軍之一,對此我深信不疑。中國人是值得信賴的盟友,他們派出的都是精銳善戰的軍隊,勇敢、無畏,甚至是不怕生死。
他們的裝甲部隊並沒有和我們一起,霞飛將他們都調派到聖洛朗。當然,我對此並不是很擔心,我們的戰線大部分都是丘陵和山地,裝甲部隊也不適合。不過作爲補償,我們得到了更多的火炮和佩奇400轟炸機的支持。我們的戰鬥是在太陽出來之前發起的,而這徹底推翻了我對戰爭的自信。
在我們的作戰地圖上,一條蜿蜒的、粗厚的藍線大致沿西北—東南方向劃過地圖中央,藍線的中心的紅點,就是凡爾登要塞。
以這個點爲中心,兩個弧形的箭頭,正指向它——那時我們的進攻部隊,左翼是美軍的潘興將軍的部隊,右翼是佩孚·吳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