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國內的大軍閥勢力之一,哪怕是掌握北京政府實權的段祺瑞的皖系,有些事情,也是要考慮這位年輕的“高科技軍閥”的態度的。
坐在一旁的程璧光和陳炯明不約而同的觀看着楊朔銘的臉色,想要從他的表情變化判斷電報內容的好壞,但楊朔銘卻沒有給他們倆證實自己判斷的機會,他很快便看完了電報,隨手將電報交給了陳炯明,示意他們倆也看一下。
“德國想要同我國單獨媾和?”陳炯明看完了電報,顯得有些喫驚。
楊朔銘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德國人的算盤打得倒精,”程璧光冷笑了一聲,“可惜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當初他們同俄國也玩的這一手,俄國人也沒有同意。”楊朔銘平靜地說道,“在咱們身上就更不可能了。”
早在1915年,德國就曾通過丹麥向俄國發出了和談的試探,後來又通過俄國皇宮的一位女官向沙皇尼古拉二世接連遞信,結果獲得了成功。從1916年的7月起,德俄雙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頻繁進行非官方的外交會談。當時的德國試圖與俄國單獨媾和,以達到分化協約國集團的目的,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但俄國因國內主戰派的激烈反對,和俄國害怕退出戰爭導致協約國物資支援的中斷,德俄單獨媾和未能成功。到了1917年上半年,隨着各交戰國的政治經濟危機加劇和國內矛盾的激化,以及民衆要求和平的呼聲日高,各國統治集團內部的主和派也開始積極活動,以達到緩和國內矛盾的目的。
就在“聖誕停火”之後,德國搶先提出來了“和談”的建議,德國政府以自己和盟國的名義向協約國各交戰國發出了照會,建議舉行和平談判,但德國人並沒有提出來和談的具體條件,只是含糊其辭地表示“和平與和解”。在和中國政府的接觸中,德國人也沒有給出什麼具體的價碼。
“德國能活到現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它沒有英國、俄國那樣的盟友,有的只是奧匈土耳其這樣的小角色。這些小角色只能壯壯聲色,萬難拿它們派上什麼大用場。”陳炯明說道,“德國是靠着比敵人少得多的資源,兩線作戰,打垮了俄國,封鎖了英國,幾次又差點摧毀了法國。德人戰力之強,屬實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