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國猶未亡,而自家之土地已不許我等通行,果至亡後之屈辱痛苦又將如何?!”
遊行隊伍無法通過使館區使學生們倍感憤怒,儘管一個個青年學生熱血沸騰,但是擺在眼前的,卻是一個鐵一般的冷酷事實:使館界,不準隊伍通過!哪怕是氣炸了肺,也無濟於事!
正當學生們都十分氣憤,也十分泄氣的時候,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去趙家樓!找狗日的賣國賊算帳!”
而聽到這一聲呼喝,本來激憤的人羣立刻變得沸騰起來。
一些記者這樣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
“長時間受阻於東交民巷的遊行隊伍,急欲得賣國賊而一泄之,遂決定直撲曹汝霖家,其時負總指揮責任的北大學生領袖傅斯年,恐發生意外,極力勸阻勿去,卻絲毫無任何效力了。”
“是時,學生隊至東交民巷遊行受阻,前驅者大呼‘直奔曹宅’!羣情憤慨,和之,聲震屋瓦。”
“但當遊行隊伍經過東交民巷口以後,有人突然高呼要到趙家樓曹汝霖的住宅去示威。在羣情激憤的時候,這響亮的口號得到了羣衆一致的擁護。”
在6月4日這一天,去趙家樓這等“神來之筆”,其實正是羣衆運動特有的“魅力”。說不清是誰的主意,你一言,我一語,羣情互相激盪,一不小心,便可能出現“創舉”。一位學生領袖這樣說道:“這時候羣衆的各個分子都沒有個性的存在,只是大家同樣唱着,同樣走着”,“很難確定誰影響誰。日後追根溯源,非要分出彼此,弄清是哪一個首先喊出‘直奔曹宅’的口號,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向東進發,揚起一路灰塵。北京的街道在那時本來就是泥沙很多,正是春末夏初,陣風一起,加上這幾千人的步行蹴踏,自然有一片滾滾的塵霧,直向鼻孔口腔中鑽來。……只是羣情激昂之際,沒人顧及此等小事,我們大家照樣高呼口號,散發事先印好的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