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於戰敗的德國只有聽從協約國發落的份兒,而蘇俄則更是不入協約國法眼的異類,這兩個國際社會的“孤兒”在倍感“同是天涯淪落人”惺惺相惜之下,祕密簽訂了《拉帕羅條約》,約定相互取消彼此的戰爭賠償要求,全面恢復兩國外交關係,建立緊密的貿易同盟。德國就此成爲蘇俄最大的貿易伙伴。
出現這種情況,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卻很好理解。由於德國備受英法的壓制,又面對波蘭強烈的敵意,與蘇俄交好不僅在貿易上可互蒙其利,而且在政治和軍事上,也有削弱波蘭、減輕英法對自身壓力的重要作用。
在德軍中威望很高的塞克特將軍,就是堅持與蘇聯建立軍事與工業合作的始作俑者。塞克特一直堅定的認爲:軍隊爲統治權力的基礎,軍隊的威力在於素質的優良,軍隊的作戰潛能源自軍官團的培養。塞克特在一戰結束後,事實上成爲了德國軍隊的靈魂,儘管德軍的總參謀部已經被英法強令廢除,但塞克特以兵務局的名義,將總參謀部這一德軍超強戰鬥力的精髓保留了下來。在國防軍10萬人數的限制下,他的應對之道是將每一名士兵都變成未來軍隊的種子,每一名軍官都具備未來將軍和元帥的能力,一旦開動戰爭機器,這10萬人立刻就能培訓和組建百萬大軍。塞克特曾這樣一應評價蘇德《拉帕羅條約》的意義:“儘管(與蘇俄的貿易)對德國很有好處,但它(條約)的經濟價值並非主要方面,政治意義纔是關鍵所在。蘇德關係的進展,是和平迄今爲止,德國所取得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權力增長。這種關係的進展,在一般情況下從經濟合作開始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蘇德)合作的力量在於,這種經濟互動將爲未來的政治和軍事的合作鋪平道路。”
對於同德國祕密結盟,蘇維埃人民委員會的很多領導人一開始並不看好,捷爾任斯基也一度對此表示疑慮,但列寧堅持同德國結盟的主張,最終使結盟得以實現。而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列寧的這一主張無疑是相當英明的。對新生的蘇維埃俄國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外交領域的奇蹟。
現在,蘇維埃政權所面臨的敵人,是來自於東方的中國和日本。
捷爾任斯基的目光在地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在東方停留了下來。
能不能將同樣的奇蹟,也在東方複製呢?
捷爾任斯基緊緊的盯着地圖上的那個細長的濱海島國,陷入到了沉思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