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在中國陸軍當中傳唱的軍歌,就是他自己填寫的這闋《滿江紅?登蓬萊閣》!
此時剛纔那篇報告中的話,依然在楊朔銘的腦中迴盪。
“……其本人飲食起居都很簡單,喫的是麪食、米飯,每餐只喝少許山東黃酒或紹興酒,早睡早起。平時練兵、打仗之餘,喜歡讀書,不愛錢,不怕死,不向外國人低頭。”
“吳常駐洛陽時,曹錕在保定之軍因欠餉激發兵變,實際上是學生出身和行伍出身的新舊派官兵的矛盾引發的衝突。曹錕急召吳前去解決。吳遂召集全體官兵做了一次‘英雄並立’的講話,意思是學生出身的官兵是‘英’,行伍出身的官兵是‘雄’,必須能文又能武纔是英雄,希望他們相互學習,好好團結。雖然他說話有些口吃,而且一口山東蓬萊土話,不太好懂,但一場兵變還是被他輕輕幾句話給化解了。兵變化解的關鍵是這些不同出身的官兵都對他懷有敬意,他本人既是秀才也是兵。吳佩孚軍中傳唱他自己填的詞《滿江紅?登蓬萊閣》,日本人聽了很不舒服,有一個日本記者到其駐地採訪,曾當面質疑:‘登蓬萊閣能夠望見長白山嗎?’他回答:‘吾心眼通靈,豈止能望見長白山,還能望見你們日本的富士山暱!’日人慚恨而退……”
“蘇俄曾派代表聯絡吳之事確鑿無疑,吳在洛陽時,蘇俄派代表前來晉見,表示要扶植他爲中國之主,吳毫不猶豫拒絕了蘇俄代表之議,稱‘國家土地利權,無絲毫可以相讓者’。他對於別人稱他爲軍閥並不介意,還曾賦詩自我解嘲:‘敢雲色相曾參透,卻信軍閥力無邊。’”
“吳氏清白自許,不納妾、不積金錢,平日飲酒賦詩,一派書生本色。其好自比關、嶽,然思想亦不失激進,故蘇俄曾青睞之,事出吳佩孚聲援學運學生的通電:‘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以草擊鐘,以卵擊石,既非爭權利熱中,又非爲結黨要譽。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以此電故,青年學生多讚譽之。”
如今的吳佩孚,可以說是目前北洋軍閥當中名聲最佳的一個。甚至於連曦雪這樣的女子,都對他抱有很大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