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國會山鐘鳴12點時,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終於成爲美國第32任總統。
就在這一天,許多美國人在前工業社會民主時代的那種原始狀況下生活。被房東趕出門外、被截斷煤氣水電的人們加入了全國四處流浪的大軍。“他們象破木爛船,隨處飄流,舉目四顧,灰心喪氣。他們當中有正派誠實的中年人,他們貧窮勞累,滿臉皺紋;有的是青年男子,滿頭長髮,從不梳洗;他們穿城過鎮,或是搭乘鐵路上的貨車,或是揩油坐私人汽車。這些無家可歸、走投無路的美國公民,走遍了整個美國。天冷的時候,纔在各大城市集中起來,他們忍飢受凍,四處碰壁,肚子空空,前途渺茫,心煩意亂,輾轉奔波。然而,這樣的景象僅是逼真地刻畫了不幸者中的一小部分人。更多的千百萬人只因肯象畜生那樣的生活,才免於死亡。”
大蕭條給美國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生活水平等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在數百萬流浪大軍中,瘟疫、性病、犯罪現象十分流行。有的女孩子爲了餬口,往往冒着懷孕危險,10美分賣身1次。“失業與失去收入已經破壞了無數個家庭,使這些家庭成員精神頹喪,失去自尊心,摧毀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可僱傭性,夫妻、父母子女暫時或永遠地離散。許多家庭勉強維持着外表形式,但往日的平靜與和諧伴隨着道德的崩潰而一起消失了,種種看不見的創傷在家庭每個成員的心靈上留下了多年後也難以撫平的印跡。”
人們對時局、政府政策的怨恨之情已達到飽和的臨界點,“有一種強烈的懸空之感,一種憂鬱的煩躁,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當某個城鎮的銀行破產時,廣大儲戶表現出的不是憤怒,而是覺得自己的社區已成爲類似某種可怕疾病一樣蔓延的形勢的犧牲品。許多美國人對現行兩黨制度心灰意冷,民間對當局的不滿以種種無情、冷酷、尖刻、辛辣的自發方式傾泄而出。”
而羅斯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繼任美國總統的。
美國著名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總統的顧問之一、曾負責起草許多重要演說稿的羅伯特·舍伍德這樣寫道:“人世間任何一位掌管世界命運的劇作家也不可能再爲一位總統——或是一位新獨裁者、新救世主的出場設計得比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出場更爲出色的了……赫伯特·胡佛的一場前戲爲下面的羅斯福大戲留下了很寬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