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巖崎彌久上任時,日本正積極擴軍備戰,準備侵略中國。1894年7月,巖崎彌久與當時日本財界的頭面人物澀澤榮一、福澤諭吉等人發起成立“報國會”。“報國會”通過日本媒體向國民宣揚“忠君愛國精神”,要求所有國民爲“戰勝中國”而捐獻一切。當年8月1日,也就是日本正式向中國宣戰之日,巖崎彌久等五人召開支持日本政府對中國開戰、籌措軍費大會。他們號召:“值此日清開戰之際,全國有志之士,要籌措軍資,捐獻政府,盡國民之義務。”
“報國會”不但瘋狂煽動戰爭狂熱,還爲日本政府發行了8000萬日元的軍事公債,以當時日本的經濟狀況,這是個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最終,日本迫使中國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報國會”被稱爲“居功至偉”。
巖崎彌久在甲午戰爭中的“功勞”還不止於此。他當時還把自己屬下日本郵船公司的輪船交給政府,負責運兵送糧。日軍進攻威海衛之際,“三菱”的船隻負責對威海衛清軍的部署情況進行偵察,幫助日軍成功地攻佔威海衛。戰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爲表示感謝,將清軍主力鐵甲艦“定遠”號的舵盤拆下來作爲戰利品送給“三菱”。
巖崎彌久如此的爲日本政府賣命,其實倒並非因爲他多麼愛國。要知道,甲午戰爭前後,日本總共有2.5億日元的臨時軍費,相當於平時財政收入的2倍以上。這塊肥肉,最後全都到了“三菱”、“三井”等財閥的嘴巴里。“三菱”和“三井”發現,一致對外竟可以獲得這樣多的好處,過去“窩裏鬥”是如此的愚蠢。從那時起,它們便惟恐一日沒有戰爭。
甲午戰爭使日本獲得了2億兩白銀的賠款,日本將這筆賠款中的大部分用於擴軍,“三菱”從此走上兵器製造的道路。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後,在日本先後兩次侵華戰爭中,“三菱”都大獲其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積極參與大國之間的海軍軍備競賽,“三菱”更是獲得了大批訂單。其中“霧島”、“武藏”等戰列艦便是“三菱”的傑作。“三菱”依靠軍火訂單實現了爆發式的成長。
對於“三菱”這樣熱衷於戰爭的企業,和平時期當然也不會閒着。他們派出大批情報人員,打着“學術”的幌子,對中國及遠東各地區的資源財富進行調查。如今日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用於發展工業和製造軍火的金屬,“三菱”的情報對未來的日本對亞洲各國進行有目標的資源掠奪大有幫助。
由於日本兩次侵華的失敗使“三菱”沒有得到預計的高額利潤,而隨着中國工業的強勁增長,日本生產的工業品被大量的擠出中國及亞洲市場,爲了打擊中國的經濟,幫助日本軍方實現征服中國的夢想,“三菱”竟然喪心病狂的從世界各地購買鴉片販銷到中國,與日本政府、軍部、特務機關一起大賺毒品錢。日軍的毒化機構——“宏濟善堂”和“廣濟善堂”在華開館當年即使“三菱”盈利大增,一度成爲“三菱”在中國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沒想到好景不長,到現在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便被中國政府查禁沒收。
而美國“大蕭條”所造成的世界經濟危機,已經蔓延到了日本,日本國內同樣爆發了金融恐慌,使得經濟一片悲慘,大量工人失業,隨身攜帶“工具”去南洋“打工”成了日本女人的一大選擇,這種情形的出現給“三菱”帶來了極爲不利的影響。
在這前所未有的險惡形勢下,“三菱”又該何去何從呢?
巖崎彌久在畫像前佇立良久,他緊緊的盯着畫像上父親巖崎彌太郎的眼睛,彷彿在等待着父親給自己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