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麼說,瀚之前些日子和我說的那件事,馬上就要發生了?”梁士詒顫聲問道,向周圍看了看,儘管這間大廳裏只有楊朔銘和他兩個人,但他還是生怕有人知道他和楊朔銘之間的談話。
“你看看吧。”楊朔銘將一封信交給了梁士詒,說道。
信封裏裝着的,是遠在美國的張雅婷通過祕密渠道以最快的速度轉到他手中的關於美國政府的機密。
梁士詒在看完了信後,已經有些站不住了。
“歐美日本先後放棄金本位幣制,原來是如此用心。”梁士詒用顫抖的手將信還給了楊朔銘,“可咱們中國怎麼辦?難道也要和他們一樣不成?”
“咱們中國老百姓現在還不太懂得這幣制當中的貓膩,和英美學樣,只怕你我都要人頭落地。”楊朔銘冷笑了一聲,說道。
聽了楊朔銘的話,梁士詒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作爲中國金融界的“梁財神”,他當然知道,楊朔銘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因爲到現在爲止,中國一直是銀本位國家,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銀本位制國家。
從19世紀晚期到1931年,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19世紀20年代早期,金本位制構成了國際貨幣關係的基本框架。大多數國家可以在要求支付時將通貨換成一定數量的黃金並在固定匯率基礎上形成跨國聯繫。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則是唯一一個以白銀作爲一國貨幣體系基礎的國家,這使得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當中獨樹一幟,但並未和這一體系隔絕不通。一方面,在中國之外,白銀作爲一宗國際貿易商品,其價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會顧及中國經濟,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匯交易,也就是銀本位的中國貨幣和外國貨幣的貿易並不受什麼控制。中國的金融市場就這樣同世界的白銀市場緊密聯繫起來,中國的匯率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國際銀價變化的影響。
在世界性的“大蕭條”發生後,中國在其中的特殊經歷凸顯了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獨特地位。從1929年到1933年,世界上多數地方正在遭受嚴重的通貨緊縮的時候,只有銀本位制的中國沒有經歷大規模的物價下跌,因爲國際市場上白銀的價格相對金本位貨幣嚴重下降,使中國避免了“大蕭條”最初的兩年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