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覺得誰最可能成爲繼希特勒之後的新首相?”楊朔銘問道。
“施特拉塞爾的可能性最大。”周冠笙說道。
“說說這個人的情況吧。”楊朔銘向周冠笙點了點頭,周冠笙在腦中飛快地回憶了一下施特拉塞爾的情況,開始了介紹:
“格雷格爾?施特拉塞爾1892年出生於巴伐利亞。他比希特勒年輕三歲,是藥劑師出身。同希特勒一樣,他也得到過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在戰爭中從一個普通士兵提升爲中尉軍官。施特拉塞爾在1922年加入德國國社黨,不久就成了下巴伐利亞的納粹黨領袖。他的軀幹魁梧,精力過人,喜歡講究喫喝。也上一個有才能的演說家,而且還是個出色的組織家。施特拉塞爾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都有其獨立性,他拒絕向希特勒低頭,也不肯認真對待這個奧地利人要在國家社會主義運動中成爲絕對獨裁者的要求。他對國家社會主義學說中‘社會主義’的部分應該是真心向往的。”
“施特拉塞爾在巴伐利亞使國社黨得到了足夠的選票,成了邦內第二大政黨,在國會中得到了32個席位,其中一席就歸施特拉塞爾。在1926年的競選中,施特拉塞爾曾在德國北方進行活動,同那裏的極端民族主義團體結了盟。他在那裏有個人的聯繫和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是國社黨中唯一有這種聯繫和影響的領袖。希特勒曾讓施特拉塞爾到德國北方去組黨。他在柏林創辦了一家報紙,名叫《柏林工人日報》,由他的兄弟奧托?施特拉塞爾主編,還有一份雙週刊《國社黨通訊》,供黨內工作人員閱讀,內容是關於黨的方針政策的。此外,他還在普魯士、薩克森、漢諾威和萊茵蘭奠定了國社黨組織的基礎。”
“施特拉塞爾此人有些象臺精力過人的發電機,他在北方到處奔走,發表演講,指派區領袖,建立黨組織。他選擇了一個名叫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的萊茵蘭人做他的祕書兼《國社黨通訊》的主編。這個人對國社黨的宣傳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聽到“戈培爾”這個名字時,作爲會議一員的江雪瑩注意到了楊朔銘的眉頭動了一動。
“吸引戈培爾的是施特拉塞爾的激進態度,是他開初信奉國家社會主義中‘社會主義’的主張。他們兩個人當初都想依靠無產階級來建設國社黨。但這在希特勒看來,完全是異端邪說。施特拉塞爾兄弟和戈培爾在北方成功地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激進的國社黨左翼力量,使希特勒感到越來越不安。因爲如果聽任他們自由發展下去,他們可能把整個國社黨都抓過去,實現希特勒所竭力反對的目標。1927年秋冬和次年2月間雙方曾正式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