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實證明,中國人的計策大獲成功。幾十架“零”式戰鬥機起飛截擊,三架“快刀”轟炸機被成功溜進戰場的日本戰鬥機擊傷,但是參戰日機卻差不多都變成了西伯利亞草原上的一堆堆殘骸。但“強大”的日本宣傳機構卻再次“重創”了中國空軍,日方的報道稱33架中國戰鬥機和12架“快刀”轟炸機被擊落,卻隻字不提本方的慘重損失。看到日軍基本喪失了防空能力,其地面部隊的士氣也低到極點,鍾離衛決定扣下對西伯利亞駐屯軍執行死刑的扳機。11月22日一早,大批東北軍戰機蜂擁而出,直奔早已經由偵察機踩好的點:因爲後方補給線被炸得時斷時續,日軍不得不在前線建立若干臨時彈藥和油料補給點。這批後方日軍冒死送來的寶貴物資在這天早上全都淪爲了西伯利亞草原上絢爛的“焰火”。
地面上的東北軍則以裝甲部隊作爲矛頭,輕而易舉的擊穿了日軍的防線。滾滾向前的鋼鐵洪流勢不可擋,所到之處的一切日軍都化爲了灰燼。日本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部隊這時候已經是非死即傷,孤零零的輕爆和幾架重爆在機場殘兵們的目送下踏上最後的決死航程,此情此景彷彿是數年後“神風”出擊的預演。而這批輕爆隊的下場也和“神風”類似,絕大多數年輕的飛行員沒能衝過東北軍空地聯合支起的彈幕,極個別的戰機使用了和地上日軍相同的“肉彈”戰術——撞擊東北軍裝甲部隊,可惜只是螳臂當車,根本不能抵擋卷着日軍血肉前進的滾滾鐵流。
在11月22日徹底的“清掃”之後,接下來的幾天留給中國空軍飛行員們的絕大多數是一些偵察任務,偶爾出現的轟炸任務成了各部隊之間的“搶手貨”,好不容易出現的目標被偵察的東北軍戰機順手收拾掉之後,興沖沖趕到的攻擊部隊不得不邊罵娘邊空手而回的情況成了家常便飯。到後來中國空軍乾脆偷偷溜到日本腹地“開葷”,當然這種嚴重不符合“據說”極爲呆板的東北軍教條的“自發”行爲都是在上級領導默許甚至是教唆下發動的。11月24日,就有39架“快刀”轟炸機就在大批戰鬥機的護航下,“恰巧迷航”到蘇克哈拉山附近,將兩列日本火車和一大段鐵軌炸成一片廢墟。
此時的桑葉河戰場已經沒有“戰線”的概念,只剩下了大批日軍被東北軍重兵集團包圍在散落各處的堅固支撐點中,負隅頑抗。憑着天生的獸性和求生慾望,被圍日軍一次次發動毫無勝算的突圍,面對東北軍的坦克海、飛機海和炮海,日軍這種行爲與其說是突圍,不如說是自殺。雖然日本陸軍航空兵這時候也差不多要淹死的在空中中國戰機的海洋中,但日軍戰機還是每天冒死起飛,試圖去爲地面日軍提供一點幫助和希望。
駐東西伯利亞的日本陸軍航空兵此時已經精銳喪盡,對前線戰況徹底失望的日本陸軍航空兵高層拒絕向桑葉河派出新銳戰機和補充部隊。東西伯利亞地區的日本陸軍航空兵不得不蒐羅一切可以飛的東西,將它們推向戰場,這種兩代戰鬥機之間的對戰,結果不言自明,這些日本飛機被大隊“飢腸轆轆”的中國空軍戰機圍追堵截最終被打成一團火球的情景迅速成爲桑葉河上空的著名景觀。
看着機場上的殘骸,看着編制表上一個個被劃去的名字,難以忍受的巨大損失徹底壓垮了駐東西伯利亞的日本陸軍航空兵。11月底,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收到駐東西伯利亞日本陸軍航空兵的兵力報告,稱他們還有160架左右可以稱爲“飛機”的東西,其中絕大多數不能立刻升空迎敵。鍾離衛得知這個消息後一臉的冷笑,這位將軍的脾氣火爆,泛起壞水來也相當可怕,越來越多的日本戰機成爲草原上的一灘破爛。
11月31日,鍾離衛正式向北京報告,所有越過中西伯利亞國境線的日本部隊已經全部被消滅。在後期對日軍堅固支撐點的攻擊中,中國東北軍蒙受了本不應當承受的巨大損失,困獸猶鬥的日本人的兇狠頑強超過了中國東北軍高層將領們的想象,而北京的“限期全殲”命令迫使鍾離衛作出了“強攻”的決定。
當明白除非投降,否則再無生還希望之後的日本軍隊竟然從被圍初期的驚恐中沉靜了下來,他們變成了一羣手拿武器的殭屍大軍,再沒有一絲恐懼、憐憫或者其他正常人所應該有的感情。面對這樣一羣相信“以不死之心戰者生(死なんと戦えば生き,上杉謙信最有名的話之一,抄自《吳子》)”的怪物,天上的戰機、怒吼的火炮乃至奔橫衝直撞的鋼鐵巨獸都失去力量,唯有用東北軍士兵的血肉變成巨大的磨盤,去一點點磨掉日軍的意志和生命。
面對巨大的傷亡,鍾離衛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而是將本可以滾滾向前衝過邊境的鋼鐵洪流硬生生釘在了桑葉河戰役開始前的實際分界線上。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另一側邊界上發生了新的變化。隨着土耳其的淪陷,蘇軍已經開始大量的東調,這時候的中國民衆還不知道真正的戰爭就要到來,但北京卻清醒的意識到,土耳其的迅速淪亡將使蘇聯和中國的決戰很快爆發,濃重的戰爭的陰雲正在中國的西部邊疆上空聚集。在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況下,北京需要在東方獲取哪怕只是片刻的寧靜。
雖然戰場上的喧囂日漸平靜,另一條戰線上的宣傳戰卻剛剛開始。日本方面面對一個世人皆知的滿盤皆輸的結局,竟然恬不知恥的宣佈共擊落2260架中國飛機,中國官方口中的中國空軍戰績則差得多,他們認爲自己共消滅了1246架日本戰機。當然,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大話競賽而已,如果雙方吹出的牛皮都是真的,那麼中國和日本雙方在正常桑葉河戰役中投入的空軍力量都是不夠被對方擊落的。雙方公佈的損失則都打了不少折扣,中國方面宣佈從1942年7月到11月共有251架戰機墜毀或失蹤,而日本方面則只承認162架戰機損失。桑葉河的空中作戰對中國和日本空軍在二戰前期的發展和表現都影響巨大。爲了應付靈活的中國戰機,日本在前期研製裝備的戰機在機動性方面都極爲出色,其航程也令美英等國極爲驚訝。但是由於東北軍後來參戰的新式戰機的火力空前強大,日本方面及時發現本方戰機在防禦力和機體強度方面的問題,重新走上了正軌。而日本陸軍航空兵在戰爭初期成功的對地支援,使得日軍積累了足夠的近距離空中支援方面的經驗,對這些經驗的吸收消化使得日本的輕爆和重爆部隊戰鬥力在後來有了極大的提升,令戰場上的盟軍部隊喫盡了苦頭。中國則看到了高速轟炸機的卓越表現,更堅定了“轟炸致勝”的看法,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將日本本土炸成火海的“空中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