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這些由於通訊不靈而產生的種種問題,霍特十分清楚。部隊要因此而受苦了。蘇軍目前還在陸續往一線增調兵力,命令是前兩天剛下達的。作爲“耳目不靈”的司令官,霍特當然料想不到局勢會如此之快地逆轉直下,部隊很可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混亂。不過,儘管如此,霍特對於他的士兵還是充滿信心的。因爲他麾下的是德國陸軍中一支經過嚴格訓練的職業軍隊,相信他們會依靠自己良好的軍人素質度過這一難關。
可是,就是這樣一支軍隊,淪爲目前這個狼狽處境卻是霍特始料未及的。霍特一直認爲他的遠證軍註定要在蘇聯幹出一番大事業。他不斷地告誡部隊指揮官:“我們一定要保持健康,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作戰。”可是現在……就連他每天堅持的兩小時的步行鍛鍊,到頭來似乎也成了爲現在的“逃跑”作準備,這真是天大的笑話。逃跑?霍特的大腦停在這個爲軍人所不齒的字眼上。是啊,不能不考慮這個可能性了。開戰以來,霍特越來越深切地感到蘇軍統帥部門的軟弱無力。巴甫洛夫將軍開始是盲目樂觀,後來又悲觀失望,據說朱可夫早就想撤換他,這位方面軍總司令顯然是個被遺棄的微不足道的人。而巴甫洛夫似乎總是恍恍惚惚不知所措,據司令部工作人員說,他提供的情報不好也不壞,不過,他那種很長時間內保持沉默的做法,越來越引起懷疑。這位將軍現在本應在蘇德兩軍之間起協調作用,但他沒有。自從戰爭打響以來,霍特從未收到過他的書面指示。處於這樣一個指揮體系之下,等待德國志願軍的將會是什麼?霍特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德國軍隊的精華啊!3萬人,一個不小的數字!他們如果全部被埋葬在蘇聯戰場,後果將不堪設想。
霍特慢慢走到桌旁,看着那張巨大的地形圖,沉思良久。終於,他拿起一支紅筆,在地圖上圈了一個大大的紅圈。
新西伯利亞前線,“天狼星”火箭發射場。
“天狼星”機動火箭部隊以“炮兵連”爲基本單位。每個連包括一個連部以及下轄的發射分隊(包括3個發射組,每組攜帶2枚火箭)、無線電分隊、技術分隊和推進劑分隊。有時還會得到陸軍高炮部隊的支援。由於發射環境的複雜性,火箭部隊的所有人員都配備有輕武器,並被要求在必要時“能像步兵那樣作戰”。
這一次發射的目標點是由中國最高統帥部決定的。“天狼星”火箭可以進行隨機發射。目標確定之後,火箭連下屬的無線電分隊測量出最佳的發射臺位置,並根據測量結果計算出火箭的射擊諸元。當然無線電分隊也負責平時和戰時的部隊通信工作,他們還配備有可監控火箭飛行狀態的機動雷達設備。
發射陣地確定之後,未裝彈頭的火箭車運抵發射點,技術人員爲火箭裝好彈頭並進行必要的檢查,與此同時,在運輸氧化劑的汽車所停靠的站點,推進劑分隊使用油泵將液氧從槽車注入由牽引車拖曳的液氧罐車中。酒精燃料和渦輪泵機工作時所需的過氧化氫溶液則由普通的罐車運輸。這兩種推進劑的生產和儲存相對簡單,所以一般儲存在附近的倉庫中。這個分隊還配有專門的加壓泵車。
火箭連的發射控制車以半履帶運輸車爲基礎,車體後部的人員坐席被改裝爲全封閉的可以容納3人的裝甲控制室;後面往往還拖曳有一個移動式火箭發射臺。發射臺在指定位置固定好之後,利用自帶的液壓裝置,技術人員可以在1 2分鐘之內將火箭豎起並垂直置於發射臺上。然後,需使用炮兵經緯儀來測量平臺是否水平。如果存在偏差可使用發射臺支撐架上的嵌入式千斤頂進行調節。這項工作完成後,起豎臂上的兩個摺疊工作臺展開。
首先,發射分隊人員通過起豎臂上的梯子攀爬到頂端工作臺上,將控制系統的艙門打開,插入與電源車相連的電纜,然後給向陀螺儀等導航設備提供動力的蕾電池充電。之後,他們用內置加壓氮氣對彈體內部各種推進劑容器進行“幹法淨化”檢測,以確保運輸途中沒有破損。易碎的石墨燃氣舵也被安裝到彈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