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國的新聞記者報道說:“在壹岐島上,所有的日本人還在酣睡。”起碼島上防空部隊沒人在炮位上值班,鑑於壹岐島的地位,這倒不足爲怪。幾顆炸彈一投,島上的油庫就起火了,高射炮來不及開火,也看不到日本戰鬥機。島上電臺用最大功率向東京報警時,一顆炸彈就把它炸啞了。7時05分,任務完成了,指揮官重新集合機羣。“我是戴樂,”一個飛行員回答道:“我的飛機起火,我到島的東面去降落,其它一切正常。”果然,一架着火的飛機拖着煙霧正在下降。貝選鋒中尉跟了過去,在這架飛機頭上盤旋,看着它落在海面上。戴樂中尉和他的機槍手李明迅速離開座機,登上他們那淺黃色的救生艇。貝選鋒眼巴巴地看着他們,無可奈何地向他們揮揮手,充滿了同情,但又無能爲力。戴樂和李明抬頭望着他們的同伴,向上豎起大拇指,作出很樂觀的樣子。隨後,他們就使勁划起救生艇,離開了壹岐島。
鹿兒島、種子島、對馬島、壹岐島,這幾次行動規模雖然很小,但對於那些新補充到中國海軍的新兵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他們和由他們所乘座的新型航空母艦一起,將在未來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
1945年7月8日,烏雲佈滿了天空,在離澳大利亞海岸東北大約500海里的海面上,一艘受到重創的中國航空母艦在雲天下向東行進着。上甲板被炸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周圍是一片燒焦的痕跡;在上甲板的下層,並排擺52口棺材,兩端站着持槍的衛兵;醫務室裏擠滿了傷員。這就是“綵鳳”號航空母艦。它離開了剛剛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次大海戰的澳大利亞海域。在這場戰役中,海面上所有的戰艦之間都未曾交火,可是日本卻損失了一艘航空母艦,數艘運輸艦(供在澳大利亞北部沿海登陸時使用);中國損失了“泰安”號航空母艦,“綵鳳”號航空母艦遭到重創。這就是美日雙方空戰的戰績。現在,“綵鳳”號正向特魯克港返航。艦上,大家都以爲“綵鳳”要在特魯克港停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送到中國去來個大翻修。可是,“綵鳳”號7月27日駛進大連港,30日就離岸啓航了,航向不是去中國,而是去同一支艦隊匯合。維修“綵鳳”號的速度之快是中國造船廠從來沒有過的。“綵鳳”號一進港,維修隊的駁船便一齊泊過來,象打衝鋒一樣,馬上開始搶修。纜繩還沒繫好,汽錘聲就在艦上響成了一片,連續三天三夜響聲不斷。各隊工人輪番作業,使工時不能有一分一秒的延誤。直到“綵鳳”離開泊位爲止,最後一批吊車和駁船才撤走。搶修雖然很匆忙,但足以使“綵鳳”號能正常航行,甚至可以參戰。
不過,在洋麪上卻沒有發生任何海戰。日艦渺無蹤影,甚至連整個太平洋都顯得異常恬靜。中國方面沒有發動任何攻勢的跡象。那麼,究竟爲什麼要如此匆忙呢?
原因是中國情報局已經得到了情報。雖然看不見日本海軍的蹤影,但中國最高司令部獲悉,一支日艦隊已駛離日本。最高司令部已經瞭解到這支艦隊的大致編制情況,並且準確地得知日本艦隊的進攻目標是關島。
關島被中國軍隊收復後,雖然一直在加強防守,但一個礁島不可能在幾周內變成要塞,因爲從中國本土運來的每一發炮彈和每一袋水泥都得經過長途跋涉。關於日本人所規劃的進攻,從得到的初步情報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中國太平洋艦隊不全軍出動救援,關島將淪陷無疑。這就是爲什麼要立即召回傷殘的“綵鳳”,並要全速把它修復。1945年8月2日,兩支特遣艦隊在關島東北面匯合了。傅仁軒海軍少將率“綵鳳”以及兩艘重型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趕到;魯直申海軍少將率“龍王”號和“興凱湖”號航空母艦以及5艘重型巡洋艦、1艘輕型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趕到;35艘潛水艇部署就緒。艦隊由顧少龍少將指揮;航空母艦由傅仁軒少將指揮。伍潛龍當時正在治療皮膚病。傅仁軒那年40歲,和伍潛龍同年。不過,傅仁軒的性格卻與伍潛龍截然相反,他的感情含而不露,言談不帶半句粗話。人們稱傅仁軒是“活算盤”。從他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他爲人鎮定自若,冷漠無情、精明能幹。8歲時,他就立志要當海軍將領。除了走路之外,他不搞任何體育活動。
關島上,軍官們得知日本的威脅臨近,都焦急地等待着救援艦隊的到來。島上海岸炮臺的防衛設施加固了,海灘上佈下了反坦克地雷。島上僅有的24架戰鬥機是已經有些過時的“雲雀”式戰鬥機。向關島另派戰鬥機看來是辦不到了,因爲戰鬥機自己飛不了那麼遠的距離,而航空母艦又另有任務,無法給關島運飛機。此前,陸軍曾派了幾架轟炸機,有輕型的,也有重型的。總之,集結在關島上的空軍力量總共有:23架“雲雀”戰鬥機和34架“天鮫”或“標槍”俯衝轟炸機,歸海軍陸戰隊使用;6架“標槍”魚雷飛機;4架“天襲”轟炸機歸陸軍使用;另外還有17架“快刀”式轟炸機,30架笨重的“海馬”水上飛機。這種水上飛機,飛行員們給它編了個順口溜,大概意思是:“既作飛機用,又當小艇搖,出征空中飛,歸來水上漂。”足見其穩妥耐用程度如何了。
中國海軍情報局報告,有一支日本艦隊出發了,包括4艘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22艘驅逐艦。可是,巡邏機每天幾次從關島起飛巡視,沒有發現任何目標。晴朗的天空,一片蔚藍,只有在關島西北300海里上空飄浮着一片雲彩。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巡邏機看到的依然是浩渺無垠的大海。
在飛機上從高空向下俯瞰,大海象一塊水泥地一樣平滑寧靜。8月3日清晨,王立德海軍中尉駕駛一架“海馬”式水上飛機飛行在關島西南上空,他突然發現有一行象螞蟻大小的黑東西一動不動地附着在這片平靜的海面上。他當即發了一份電報。偵察機飛行員一般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或者停止使用無線電(爲使日本人不發覺),返回基地去報告,或者立即發回一份電報。水上飛機駕駛員多半是發電報,因爲他們估計自己能正常返航的可能性不大。有一次,一架水上飛機的駕駛員發現了日本人,他發電報報告了日本人的方位,而在電報結尾卻說:“請轉告我的親屬吧。”
王立德發現的日艦隊包括巡洋艦、運輸艦和驅逐艦等,共11艘,沒有航空母艦。收到王立德的電報後不久,9架“快刀”轟炸機從關島起飛了。當它們飛到日本艦隊上空時,天色已晚,而這裏離關島還有將近1000公里。空中看不到日本飛機,毫無疑問,日本人沒有想到會在這麼遠的洋麪上遭到攻擊。這些中國飛行員還從來沒有參加過戰鬥。他們投擲了炸彈,炸中了幾個目標。返回基地後,他們認爲至少炸中了兩艘戰列艦。海軍軍官把他們盤問了一番才知道大致是一艘巡洋艦和一艘運輸艦中彈起火,另外幾艘艦隻略有損傷。日本艦隊還在繼續向關島進發,這是肯定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