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國在軍力上佔絕對優勢,卻損失了5000餘人,這簡直是不堪想象的。據戰報透露,艦隊的火炮向沖繩島傾瀉了4200噸炮彈;陸軍打了7800噸;飛機投的炸彈更是多得不計其數。在這種條件下,沖繩島上怎麼會殘存那麼多日本人?華軍又怎麼會損失這麼多人呢?儘管戰地記者的報道是那麼傳神入微,精彩動人,但也無法使中國公衆真正領悟日本人的頑抗精神。中國記者唐森6月4日曾寫道:“爲什麼要掩蓋沖繩島軍事上慘敗的真象?沖繩島之戰是軍事上無能的典型,爲什麼我們的領導者無人出來揭示這個錯誤呢?”沈鴻烈親自動筆答覆了這位記者:“我攜同我的參謀部乘飛機趕到沖繩島,同巴天雷將軍和其他將領商談了兩天。戰鬥指揮部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的。由於日本人已有戒備,即使當時從新的登陸點進攻也是無濟於事的。軍需供應不足,問題很多,而且始終難以得到解決,等等。”在沖繩島戰役最後階段拍攝的照片和電影已經廣泛發行了。中國公衆可以從電影上看到,沖繩島本是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到處是樹木花草,田園房屋,人們耕耘播種,一派生機,但驟然間卻變成了一片荒蕪的廢墟,滿目淒涼。看到這些之後,中國公衆才恍然大悟。
4月20日前後,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曾經說過:“帝國存亡與否就看此戰勝敗如何了。”這個問題現在解答了。可以說,沖繩島戰役一結束,戰爭也就接近尾聲了。華軍士兵的家屬看完沖繩島的照片可能會想,進攻日本本土說不定還要犧牲多少中國士兵呢。不過,現在也只有這麼個問題值得一談了。對於水兵和飛行員來說,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爭只不過是一種大規模的殖民遠征而已。強大的中國特遣艦隊匯合在一起,遊弋在日本海域,暢行無阻。原來總是遠離戰區的油船,如今直接開到東京海面上給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加油。英、美兩國艦隊也在日本沿海大搖大擺地進行訓練和演習,並且還試驗了一些新戰術,比如:在夜航戰鬥機的掩護下,用巡洋艦和驅逐艦夜間炮擊沿海地區。但這樣一來,飛機閒着沒用,所以這種戰術不太實用,甚至意義也不大。日軍僅剩下的幾個空軍中隊是留作保衛日本重鎮用的,每當華軍一停止轟炸,它們就起飛,但這些飛機很快就消耗完了。那天,中國發表的公報宣佈已經向日本本土投了整整10萬噸炸彈。多數日本大城鎮都已大火沖天,有的已經變成了一片焦土,死亡人數已逾百萬。中國空軍部長姜大偉上將說:“如果日本繼續頑抗,那麼向它進攻的將不是進攻蘇聯時的4000架大小不同的轟炸機,而是6000架超級空中堡壘——‘鴻雁’戰略轟炸機。”包括0架超級空中堡壘——‘鴻雁’戰略轟炸機。包括特遣艦隊的飛機在內,中國海陸軍已擁有1萬多架飛機。日本本土和殖民地的軍事防線已經土崩瓦解,包圍圈還在緊縮。5月17日,沈鴻烈在電臺宣佈:“中國軍艦重炮轟擊本州和北海道各城的目標,這標誌着太平洋地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各航空母艦的官兵們站在甲板上觀望着。灰濛濛的海岸上硝煙瀰漫,火光隱隱。天是灰色的,海也是灰色的,而且氣候往往是十分嚴酷的。戰爭發展到現在只剩下在惡劣的天氣裏巡航了,飛機定時往返執行任務,象流水作業一樣循環不斷。據電臺廣播,日本人民整天象生活在惡夢裏一樣。這是完全可能的。眼下人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籠罩在煙與火之中的海岸。就連那些登上日本本土的人也根本弄不清日本人在這個時期是怎樣生活的,因爲“中國所採用的新式機械化戰爭是要在所到之處消滅一切生命的痕跡”。5月16日中國向日本發出了著名的最後通牒,英國、法國和美國也在最後通牒上籤了字。最後通牒中說道:“我們所向無敵的空、陸、海軍時刻準備給日本以最後的打擊。我們強大的軍事力量加上我們不可動搖的決心,這將意味着日本國土的徹底毀滅。”日本國土將徹底毀滅,全體日本國民都已家喻戶曉,如果他們的首腦拒不談判,整個日本民族都將陷入滅頂之災。不談判,整個日本民族都將陷入滅頂之災。
日本,東京,皇城書庫,地下防空洞。
在地下防空洞的會議室裏,正在召開御前會議。
在召開御前會議之前,裕仁天皇把木戶內大臣召來,對他說:“今天朕想親自發言,你意下如何?”
按照慣例,在御前會議上,天皇是不發言的。只是旁聽出席會議的人(今天有首相、外相、藏相、陸相、海相、企劃院總栽、參謀本部總長、軍令部總長、樞密院議長)相互進行質疑和回答。可是天皇擔心在陸海兩大臣和兩總長的主導下,輕易做出事關國家存亡興廢的草率決定。
“已經安排好由樞密院議長就陛下所擔心的事提出質詢。”木戶用沙啞沉重的聲音回稟道,“陛下已經指出這次的會議將決定國家的命運,相信大家是會慎重的。”
木戶的精神狀態正如同現在的日本一樣,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橫掃太平洋,可以說武運亨通,登上了勝利的巔峯。但就在日本國民沉醉在勝利中時,迎面澆來了冷水,東京意外地遭到了中國空軍的第一次大空襲。中國轟炸機羣轟炸了東京、名古屋和神戶等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和物質方面的損失相比,日本國民心理上受到的打擊更爲嚴重。而隨後經過一系列的海戰,日本損失了包括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在內的大量艦艇,制海權很快易手,日本開始走向了失敗。在強大的中國海軍的幫助下,受到打擊的“英美鬼畜”奇蹟般的穩住了陣腳,並逐漸展開了反攻。其後,日軍雖然登陸美國本土,但在美國優勢的兵力攻擊下最終失敗。日本士兵在飢餓的死亡線上經過苦戰後撤出,接着珍珠港和夏威夷島上的日軍全軍覆沒,馬來西亞、關島、菲律賓的日軍也在華軍的攻擊下連遭敗績。日本象是從陡坡上突然滾落下來似的,被打得直往後縮,到現在已經是日暮途窮,不得不採取極爲悽慘的戰術,編組“神風”、“櫻花”、“震洋”、“迴天”等自殺部隊,以肉彈的方式去衝撞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