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召我入王府,自然是爲的護侍齊王的病。不一定非我不可。而非我不可的病人,卻以我身在王府,只好等死。天下不平不妥之事。莫過於此。”這一番議論,在宋邑、唐安,竟是聞所未聞,想所未想,一時都愣在那裏,無可贊一詞。
“你們大概都還不明白,我何以屢屢躲避王侯的徵聘,是自命清高嗎?不是。”淳于意停了一下,又說:“你們雖都是我的學生,只怕還不甚瞭解我的生平,自然更不能體會我的本心,我今天都跟你們說了吧!”
“因所願也,不敢請耳。”宋邑和唐安同聲回答。
“我的本籍是淳于,寄籍臨淄,現住陽虛,這是你們知道的,我做過齊國的太倉令,棄官從先師陽慶先生學習,這也是你們知道的,但是,你們不知道我爲何要遷居陽虛,也不知道我不僅從過先師陽慶先生,還有——”
還有公孫光,是淳于意第一次所從的老師。
自古以來,談醫藥的,只是傳抄醫方。其時淄川唐裏的公孫光,所藏的古方最多。淳于意專誠去拜訪,接談之下,極其投機,於是公孫光慨然公開他的祕傳,不過半年工夫,淳于意就把他的全部古方,都記誦得滾瓜爛熟了。
“我的方子都在這裏了。”公孫光對他的學生說:“我沒有藏私。我年紀大了,留着這些方子也沒有用,平生心血所聚,都給了你了。你該想到來之不易,不要輕易傳授他人!”
“遵命。”淳于意向老師保證:“我至死不敢妄傳他人。”
受業已畢,淳于意沒有必要再留在師門,而且公孫光一再催他離去,但淳于意戀戀不捨,總覺得公孫光年邁力衰,去日無多,多侍奉得一日,便多盡得一分心意,所以一直遲遲其行。
這般殷摯的情意,頗爲公孫光所感動,同時他也充分領受了淳于意的好心,朝夕盤桓,談藝論道,自以爲是晚年意外得來的一段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