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務便民,只是官吏奉詔不謹,有些是翫忽功令,有些是私心自用。此爲國之大患!”
對於黃長卿的感慨,宋邑完全同意,他的心最熱,想法比較單純,所以不解地問道:“這些奉詔不謹的情形,難道皇帝就不知道嗎?”
“英明天子,怎會不知道?”於是黃長卿朗朗念着去年所頒的一通詔書:“‘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而功未興,是奉吾詔不勤,面勸民不明也。’”
“既如此,官吏又何敢疏忽?”
“或者是皇帝仁慈,總希望官吏自己醒悟,不肯輕加刑誅的緣故。”
舉座都以宋建見解爲然,反倒是他本人,又有異議。他說他在長安,曾與許多學者往來,對於治國安天下的道理,頗有不同的看法。如今的潮流是好黃老之術,主張無爲而治,以免擾民,安處深宮的竇皇后,就是堅信這個主張的。但也有些學者,認爲開國之初,正在大亂之後,而且人民苦於秦法繁苛,所以留侯張良、曲逆侯陳場他們提倡黃老之術,清淨無爲,與民休息,自然不錯。只是數十年下來,天下太平,就應該更有一番積極的作爲,而根本上的作法,是要讀詩書,興禮樂,復興先王之道,就像賈誼《陳政事疏》中所說的那樣。
“唉!”黃長卿突然把宋建正講得起勁的話頭攔住了:“這已死的賈生,不提也罷!”
宋邑不明白黃長卿對名重一時的賈生,何以這樣提起名字都討厭?唐安卻是瞭解的。二十幾歲便爲皇帝徵聘爲博士,因爲年經太輕,被稱爲“賈生”的洛陽賈誼,曾向皇帝進言,力主裁抑藩國的勢力,特別是對像齊國這種有七十餘城的大藩,更要削其封地。他的辦法是推恩分封諸王子。總有一天齊國會化整爲零,由大變小。所以身爲齊國貴戚的黃長卿,對於賈誼會這樣深惡痛絕。
宋建雖也是齊王的內親,但爲人十分豁達,所以他的想法與黃長卿不一樣。這時只覺得被人打斷了興致,臉上訕訕地有些不對勁。唐安見機,便即大聲說道:“講黃老之術也好,興先王之道也好,總之,皇帝一再下詔,獎勵孝梯,特重農桑,這是人生的大本,奉詔力行,決無差錯。”
虧得他這樣一調停,席間的氣氛,才又恢復融洽熱鬧。酒到半酣,宋建拔劍起舞。然後黃長卿也喚出幾名濃妝豔抹的家妓,以更番的清歌妙舞,勸客進酒,直到薄暮方罷,除卻量大如海的宋建以外,都已頗有醉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