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了不願惹得皇后傷心,他避免用那種鄭重囑咐後事語氣,有許多極要緊的話,都是在想到那裏,說到那裏的閒談方式中透露的。好在皇后極信服皇帝,他的每一句話,她都緊記在心裏,皇帝不愁她會把那些要緊的話忽略過去。
有一次談起大臣的人品,皇帝提到先朝的理學名臣,把康熙朝湯斌、張伯行的行誼,告訴了皇后,這兩個人是河南人,於是又談到此刻在河北辦團練、講理學的李棠階,皇帝說他是品學端方,堪託重任的真道學。也談到駐防河南的蒙古旗人倭仁,曾經當過惇王的師傅,此刻在做奉天府尹,也是個老成端謹的醇儒。
皇后把李棠階和倭仁這兩個名字,在心裏記住了。
有一次談到肅順,皇后把她從懿貴妃和宮裏對肅順的怨言,很婉轉地告訴了皇帝,意思是希望皇帝裁抑肅順的權力。
“我也知道有很多人對肅六不滿。”皇帝極平靜地說,“什麼叫‘任勞任怨’?這就是任怨!如果不是他事事替我擋在前面,我的麻煩可多呢!”
“我也知道他替皇上分了許多勞。可是……,”皇后正色說道,“凡事也不能不講體制,我看他,是有點兒桀驁不馴。”
“那也不可一概而論。譬如說,對你,”皇帝停了一下又說,“我知道他是挺尊敬你的。你可以放心。”
“我不是什麼不放心!”皇后急忙辯白,“有皇上在,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皇帝報以苦笑,有句沒有說出來的話:若是我不在了呢?皇后默喻其意,深悔失言。原可以深入地談一談皇帝身後的大政,至少對於恭王的出處,不妨探一探皇帝的口氣,經此小小的頓挫,機會失去了,而且以後再沒有這樣的機會。
第二天,七月十二是皇后的生日。事先,皇后以時世不好爲理由,一再向皇帝要求,蠲免了應有禮節,但皇帝也很堅決,說這是她逃難在外的第一個生日,一定要熱鬧一下,留作紀念。皇帝喜歡熱鬧是真的,如果有方法可以讓他開心,她決不會反對,所以她終於還是順從了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