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星能轉化新能源 (第1/2頁)
今朝之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能轉化新能源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各個星球、文明、星際航行艦隊,每日消耗的能源數量堪稱一個天文數字。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與大規模的星際開拓,能源的消耗速度日益加劇,一場空前的能源危機,如同烏雲般悄然籠罩在宇宙的上空,給無數文明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在這危急時刻,韋家科研團隊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將目光聚焦到了神祕而強大的星能之上。星能,源自於宇宙中那一顆顆熾熱的恆星,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向外輻射着磅礴無盡的能量,這些能量跨越漫長的星際空間,蘊含着足以改變宇宙能源格局的巨大潛力。
韋家科研團隊的核心人物,老當益壯的韋博教授,是一位在能源領域深耕了大半輩子的傳奇科學家。他一頭銀髮,眼神卻銳利如鷹,常常在實驗室中一待就是幾十個小時,對星能的研究有着近乎癡迷的執着。團隊中的青年才俊林宇,擁有超凡的數學天賦和創新思維,能夠從複雜的數據中敏銳捕捉到關鍵信息,爲實驗方案的優化提供了一次次靈感火花。還有實驗物理學家蘇瑤,她手法精湛,操作實驗儀器的精準度令人讚歎,總能將理論設想一步步轉化爲現實可測的實驗結果。
他們面臨的首個難題,就是如何捕捉到恆星輻射能。恆星距離太過遙遠,輻射能在傳輸過程中又極度分散,要想高效收集,談何容易。韋博教授帶領團隊整日泡在圖書館和數據庫,查閱海量的古籍資料與前沿論文,試圖從先輩智慧與同行探索中尋得靈感。終於,他們發現了一種神祕的晶體物質——星耀石,這種礦石擁有獨特的微觀結構,能夠與恆星輻射產生共振,從而將分散的能量聚集起來。可星耀石在宇宙中極其罕見,分佈毫無規律,開採難度極大。
林宇發揮他的聰明才智,通過分析星際貿易數據、隕石成分報告以及一些古老文明遺蹟中的線索,歷經無數次的推算與模擬,初步鎖定了幾個可能存在大量星耀石的星域。探險隊隨即出發,歷經艱險,帶回了珍貴的樣本。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收集到的能量狂暴而不穩定,就像是一匹匹未被馴服的野馬,稍有不慎就會沖毀整個轉化裝置。蘇瑤提出,可以借鑑生物神經系統的調節機制,設計一種智能反饋控制系統。她和團隊成員們日夜奮戰在實驗室,一次次調整參數、更換元件,經過數千次的試驗失敗,終於讓控制系統能夠精準感知能量的波動,實時調節,將狂暴的能量初步馴服。
轉化裝置的核心部件——能量轉換矩陣,又成了橫亙在面前的大山。這要求材料既要耐高溫、耐輻射,又要具備特殊的能級結構,以實現能量形式的轉變。韋博教授憑藉深厚的學術積累,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複合材料配方,將稀有金屬“星源鈦”與經過基因改造的植物纖維“光合絲”融合。爲了合成這種材料,團隊與生物學家、材料學家展開跨學科合作,攻克了基因編輯、高溫熔鍊、納米級複合等一道道技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