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清軍渡江南下,攻破金陵、屠戮蘇州之後,倖存的江南名士夏允彝、張溥、孫元化、張岱、陳子龍、沈廷揚等人,曾在上海擁戴逃出金陵的永和帝朱以海重建朝廷,據江陰、上海兩縣地盤繼續抗清。然而,在苦苦堅持了兩年之後,清軍終究還是攻入了上海,孫元化、陳子龍相繼戰死,“永和皇帝”於突圍途中落水身亡,張溥則不知所終。張岱前往杭州找澳洲髡賊求援未成,心灰意冷之下披髮入山當了隱士。沈廷揚和方以智率殘餘水師投降了盤踞浙東的澳洲髡賊。上海自此煙消雲散。
而不屈不撓的夏允彝在上海抗清復明失敗之後,又帶着家眷老小與數百殘兵,輾轉逃到了徽州,投奔駐蹕於此的崇禎帝太子朱慈烺,繼續堅持復明大業。不料在次年春天,徽州也被一股流寇攻破並屠城,只有夏允彝帶着兒子夏完淳前往杭州找澳洲髡賊採辦軍械,這才僥倖逃過了一劫。
儘管如此,倔強的夏允彝依然不肯服輸,然而環顧天下,卻發現此時的中原大地,已是“萬邦林立”,到處都是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國號和朝廷。反倒是明朝宗室建立的幾個小政權,卻成了亂世羣雄的重點打擊對象,此時早已盡數覆滅。縱有幸存的皇子皇孫,也只能藏起家譜改名換姓,絲毫不敢暴露行跡。
眼看着大明天下已經徹底完蛋了,夏允彝也只能捏着鼻子降低標準,想要尋找一位“真龍明主”,輔助他掃平天下。然而,在澳洲髡賊的惡意唆使和濫行冊封之下,許多軍頭賊酋只是佔了一縣一鄉甚至一村之地,就敢悍然稱帝。弄得全天下自稱皇帝的傢伙沒有一萬也有幾千,讓人實在是無所適從。
在此期間,夏允彝也曾想過要不要投靠“澳洲人”。然而這些澳洲髡賊實在是無恥之尤,不僅冒認宋室苗裔,還以夷變夏,推行胡俗,蔑視聖人道統,更重要的是對他這樣的大名士也不肯折節招攬,而是讓他跟販夫走卒一起去參加什麼公務員考試。夏允彝覺得這是奇恥大辱,堅決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污
之後,經過一番打聽,夏允彝認爲坐擁襄陽的大順皇帝李自成不僅兵強馬壯,而且開科取士,尊儒重道,似乎頗有明君之相,於是就帶着兒子夏完淳來到襄陽,設法投入李自成帳下,參贊軍機。而大順朝接下來也是屢戰屢勝,先是北伐中原、攻破洛陽,逼得大周皇帝吳三桂北逃太行山,然後又東征淮上,與剛剛殺侄篡位的韃清皇帝多爾袞鏖戰徐州,大破八旗鐵騎,盡收兩淮之地,隱隱已有橫掃宇內之勢。
然而,就在這個大順朝如日中天的巔峯時刻,李自成卻突然在狩獵時遇刺身亡。他的大順國立刻土崩瓦解,帳下各路兵馬自相殘殺,夏允彝的兒子夏完淳也在亂中遇害。只剩下孑然一身的夏允彝,流亡到了江西的大萌國地界,想要在“萌皇”張獻忠的朝廷裏謀個一官半職來養老。但因爲在大萌朝中無人幫忙,最後夏允彝只是被打發到滕王閣,充當管理圖籍和替人抄書的小吏,勉強聊以餬口而已。
因爲屈身投效了流賊,夏允彝心中多有羞愧,這些年也沒怎麼打聽東林和復社故舊的近況。誰知今日見了昔日的復社魁首張溥張天如,卻發現他居然身在清廷的迎婚使團之中,剃髮易服當上了禮部員外郎!
如果是在以前,夏允彝早已大罵張溥忘了國仇家恨了。但眼下自己的底子也不乾淨,實在沒臉指責別人,只好不尷不尬地跟張溥隨口寒暄。倒是張溥想要招攬他投奔清國,聲稱大清新帝多爾袞雖是蠻酋,卻傾慕聖學,在掃平諸王、一統八旗之後,已經在轄地內開科舉興文教,頗有撥亂反正之象。如果夏允彝肯過去的話,至少能得一個有品級的筆帖式,怎麼也比在大萌國給張獻忠這個大老粗當無品小吏要強。
然而,夏允彝卻拒絕了張溥的邀請,“……天如賢弟的好意,彝仲心領了。只是在下如今早已心如死灰,實在無意出仕博取功名。況且如今天下板蕩,稱帝者成百上千,各國旋起旋滅,縱然得了官爵,也是朝不保夕。與之相比,張獻忠這人固然是粗鄙無文,萌朝轄下也不過三府之地,但畢竟享國日久,南昌在他治下太平了十多年,雖然不能說是繁華盛世,好歹物產豐茂,民生尚可,能於此養老,彝仲已是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