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穿越時代 !
番外的番外三、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下)
伴隨着悠揚悅耳的婚禮進行曲在教堂中響起,“齊天大聖”徐馨兒女皇的婚禮正式開始舉行。
即使以歐洲標準也稱得上壯麗恢宏的海州大教堂裏,一盞盞套着花苞狀彩色玻璃罩的電燈,將教堂圓形穹頂上的精美壁畫映照得光華燦爛,而各種鍍金、鍍銀或裹着絲綢的法器,也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芬達傑洛斯大主教身穿紅色長袍、手捧香爐,微笑着走到十字架下方的講臺前。抬眼望去,在這座足以容納四五百人的寬敞大堂裏,如今只有大約一半的座椅上坐着人。這倒不是因爲徐馨兒女皇的婚禮受到了什麼強烈抵制或非議,而是因爲絕大多數賓客都沒有來教堂觀禮——在結束了海州大教堂裏的歐洲式基督教婚禮後,女皇和她的丈夫還要趕到佈置成露天餐廳的華盟駐軍基地裏,舉辦一場中國式婚禮,而真正的盛大酒宴也是在那邊舉行。所以,很多參加婚禮的客人根本沒來教堂,而是直接在酒宴會場上等着了。
按照芬達傑洛斯大主教的瞭解,這種雙重式的婚禮,屬於如今流行東亞的“澳洲特色”的一部分,既熱衷於西方文化,又保留着傳統風俗——雖然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傳統風俗,都是被他們肆意改造過的。
如果是在歐洲,這樣不尊敬上帝、不忠於信仰的混合婚禮,至少也是要被教士指責的。然而在東方,即使是最狂熱的耶穌會教士也必須看清現實,承認若是過於強調信仰的“純潔性”,只會把一切統統搞砸。更何況,作爲新娘的“齊天大聖”徐馨兒女皇,雖然披上了白色婚紗,卻根本就不是基督徒呢!
嗯,就連女皇披着的白色婚紗本身,也是澳洲天主教會搞出來的創新發明,耶穌會傳教士剛看到的時候還嚇了一跳,因爲十七世紀的歐洲根本沒有白婚紗的概念。這年頭的英國新娘流行穿藍色裙子進教堂,法國新娘更喜歡鮮豔的紅色禮服,意大利新娘穿什麼顏色禮服的都有,但基本上沒有用白色的——因爲在如今的歐洲,這就算不一定是喪服的顏色。至少也是窮酸的表現,代表着新娘居然窮得穿不起染色彩布
但反過來說,天主教會也從來沒有嚴格規定過,基督徒的新娘在婚禮上具體應該穿什麼顏色的禮服(因爲在歐洲各國內部就根本無法統一),中國穿越者鼓搗出來的白婚紗,同樣沒有觸犯天主教會的什麼忌諱。故而在這個消息傳到歐洲之後,只是當成奇聞讓人津津樂道了一番之後,就沒有什麼更嚴重的後續反應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直到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之前,西方新娘主要是穿藍色或紅色禮服走進教堂結婚的,但因爲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喜歡白色,在自己的婚禮上用了白婚紗,於是才漸漸移風易俗。亂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麗對白緞子禮服念念不忘,說這是祖宗傳統什麼的,但事實上這玩意兒在當時纔出現了二三十年。斯佳麗的母親穿白緞子婚紗倒是有可能,但她祖母應該是穿着紅色或藍色禮服出嫁的。同理,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裏面的新娘們,實際上也基本不會披上白婚紗——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這玩意兒恐怕更像喪服或者修女服:十八世紀的修女服是純白的,款式更像是現代的護士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