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說怎麼辦?”劉德林老人反問小孩。
“得想辦法驅趕野牛唄!”那小孩不容置疑得回答。
“那是必然的。後來就有了這座房子,人們輪流着日夜守護在這裏,用毛竹做個大響筒不停地敲打,晚上還要燃燒幾堆篝火恫嚇野獸。野牛啊,野豬啊,聽見響聲看見火苗就不敢下山來喫莊稼了。如果男人守夜還要準備獵槍,面對那些大膽的野獸就瞄準放幾槍,說不準打中一隻野牛或野豬就皆大歡喜,大家可以分享美味……”劉德林老人喋喋不休描述得惟妙惟肖,彷彿野牛野豬近在眼前。
大家聽得入神……
“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傷員連長的傷好些了,只是不能站起來。
衆鄉親把目光轉向傷員,好像陌生似的上下打量。雖然他來到圍屋有些時日,但人們忙於家務也沒有好好地接觸交談。但凡去送些雞呀蛋呀也不好進裏屋去打擾他,有些人瞧都沒瞧過他一眼。
既然打破了沉默扯起了話題,也該讓圍屋的親人們重新認識這位神奇人物了。張金寶提議讓傷員連長講講自己,講講共產黨領導的隊伍。
“恩人們,我是四川人,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靠租田種地過日子。做田人靠天喫飯,倘若遭遇天災莊稼歉收,一家人就得出去逃荒要飯。
那一年,我在街上看見國民革命軍招兵,就揹着父母報了名。我把報名的五塊大洋托熟人給了父母。
從此,我走上了陽光大道,在部隊祕密加入了共產黨。後來,我調到了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擔任三營二連的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