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並率領有虞國借給他的部隊,聯合夏室舊臣,一舉攻下了故國夏都,殺了寒浞與其子澆,滅其族地,奪回了夏室江山,這就是史稱“少康復國”的古夏早期着名歷史事件。
有緡族和有任族由於冒滅族危險而護駕有功,共同成爲了古夏王朝的重臣盟國。
又由於有緡族除了編織以外,和有仍族都是以擅長養蠶出名,雙方在經歷了救護少康的同患難共富貴後,乾脆合二爲一的成爲了一個大族,史稱“有任(仍)氏”,號“緡”。
後因“緡”爲帝后又是少康母族,政治地位高、名號響亮,所以對外也統一號稱“有緡氏”。
在外人看來有緡族和有任族都有養蠶的專長,所以他們的圖騰符號就用了祖臺下面旗幟上的那個甲骨文的“蜀”字,寓意他們是看管蠶蟲的人。
這也是當初在簽訂“洛雅齋三約”的時候,鎏帝再三強調要保證大夏絲、棉紡織業的田地不能用於種糧的緣由——人家要保護傳統優勢業務嘛。
隨着緡族的權勢和地位越來越高,古夏皇族對他們也愈發的信任,只要是“有(任)緡”族提出的建議,大多都會得到皇族的支持。
慶來章無比自豪地解釋說,如今“信任”、“任意”、“任務”、“任何”等等這些詞就是這麼衍生得來的,緡族在古夏王朝裏的重要性由此可管中窺豹。
以至於最後少康將泰山下岱廟中的祖器看守這個重大責任都完全託付給了他們,連帶着將岱廟內的祭祀占卜人員也移交給了緡族管理,以方便岱廟內日夜香火不斷的祭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