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黃河啊!李悠心中暗暗感慨,現在還沒經過漢唐兩代的大修宮殿,隴西一代的山頭還鬱鬱蔥蔥的長着參天巨木,沒有遭受過水土流失困擾的黃河應該還是清水吧?真想早日見見這種後世無法領略的美景啊!
“子云將軍!您是如何發現匈奴的破綻,從而制定出如此高妙的策略的?”大漢使團繼續前行,李悠忍不住湊到陳慶之跟前問起他當時制定戰術的思路來。
“我也說不清楚啊!”陳慶之苦惱地撓撓頭,“只是聽聞主公轉述匈奴的策略和堂邑父副使說明匈奴埋伏地的地形後,我就隱隱約約的覺得這種辦法有用!不過若不是主公有潘鳳這樣的猛將,在下的策略也無法實施!潘鳳將軍勇力過人,即使和大魏的楊大眼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讓啊!”
楊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因其眼大如輪故而被人稱之爲楊大眼,楊大眼擅長奔跑,勇猛善戰;據《魏書》記載,即使是將長三丈的布繫於髮髻之上往前跑,楊大眼也能夠讓布直直地伸於後方而不落地,縱觀華夏曆代武將恐怕也只有麥鐵杖等數人可以在這方面與他相比!
此外楊大眼在戰場上也因爲勇力過人被贊爲有“關張萬人之敵”,陳慶之在剛剛出道時曾跟隨韋睿在鍾離之戰中與北魏的中山王元英和楊大眼對壘,對方的精湛武藝在陳慶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他用楊大眼來稱讚潘鳳,是對他武藝的至高讚譽。
楊大眼既然被人拿來和關羽張飛相比,潘鳳的武藝比起關張來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大概還是不如楊大眼吧?
聽到陳慶之這麼說,李悠嘆了口氣,看來陳慶之這是天賦技能,恐怕沒辦法學會啊?自己想跟隨陳慶之學習兵法的希望看來不大了!
關於這方面史書中也有記載,陳慶之幼年曾經擔任過樑武帝蕭衍的親隨;某日蕭衍無聊讓陳慶之陪他對弈,圍棋也和兵法一樣是新手很難戰勝老手的存在!只有十三歲的陳慶之當然不是蕭衍的對手!可是蕭衍大意之下打出了一記錯手!
而陳慶之立刻無比自然的將棋子落在了那唯一能逆轉勝負的地方!蕭衍不禁大爲驚訝,立刻招來府中的老棋士和陳慶之對弈!接過蕭衍驚訝地發現只要老棋士不出錯,陳慶之必定大敗;而一旦老棋士出現錯手,卻總能被陳慶之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