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給潘鳳一罈酒,再給陳慶之送上茶水,李悠伏在几案上手握毛筆,開始在羊皮上繪製地圖!眼下蔡倫還有兩百多年纔會出世,而帛書過於脆弱,竹簡過於笨重,於是羊皮就成了繪製地圖最好的選擇。
李悠先在地圖上角畫出了指北針,然後又在右下角標出了比例尺!這兩種方法一出引得陳慶之嘖嘖稱奇,“主公此法大妙!”
中國古代地圖繪製一般有三種方法:以山川爲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爲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爲基準的地圖;這三種方法無論在漢代還是陳慶之所處的南北朝時期都未成熟。
既沒有形成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標準排布方式,也沒有比例尺的概念!如果不是熟悉地圖所繪區域的人拿到地圖,大多隻能一臉懵逼!他們根本沒辦法從那些簡筆畫一樣的地圖上獲取有效信息!
而且這些地圖的比例極不規範,有的地方明明遠隔百里,在地圖上卻僅僅只有幾厘米的距離,反之有的地方近在數里,卻被分開到尺許!至於河流的寬度、山峯的高度就更不用說了!誰要是敢真的按照這樣的地圖去行軍,飛將軍迷路失期而自殺大概就是他的下場了!
而有了比例尺,領軍的將軍就可以通過測量而獲得更爲精確的距離!雖說李悠手繪、目測的數據和真實距離還是有一定出入,可這畢竟比那種原始地圖好得多!
等做完這一切,他又用1791年法國的都朋特里爾所開創的等高線繪圖法開始了地圖的繪製,看到這裏陳慶之忍不住咦了一聲,“咦,這樣的輿圖慶之之前好像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