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太爺仍是沒有吱聲。陳廷敬趕緊摸摸爹的手,再試試鼻息,頓覺兩眼一黑,五雷轟頂。原來老太爺已經去了。陳廷敬喊了聲爹,失聲哀號起來。
陳家這等門第,老太爺的喪事自是風風光光。山西巡撫終於探得準信兒,陳廷敬此番回家並沒有獲罪,只是皇上着他暫時避嫌,日後仍舊要起復的,便送來奠分銀兩千兩。知府、知縣都是看着巡撫行事的,也都送了賻銀來。衙門裏送賻銀,雖說是官場規矩,若依陳廷敬往日心性,斷不會收的。他現在早想明白了,場面上的事情,總得給人面子,凡事還是得依禮而行。
夜裏,一家人圍坐着守靈,說起老太爺怎麼走得這麼快,真是天意難測。陳三金說:“老太爺就這麼無病無災地去了,家裏又是男孝女賢,老人家是個全福之人啊。”
陳廷敬說:“老人家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洗了老半日的澡,洗得乾乾淨淨。只是爹一直擔心我出了事,走的時候也不放心。我真是不孝!”
淑賢說:“老爺就不要怪罪自己了,您也是一片孝心才瞞着爹的。再說了,您也並沒有犯事,真是皇上恩准您回家的。”
陳廷統此時遠在貴州,陳豫朋尚在京城。廷統那年被放知縣,先在安徽,再到江西,後來又到了貴州,越放越遠。豫朋四十日之後回到家裏,廷統趕到家已是兩個多月了。直等到孝子們都到齊了,方纔擇了吉日,把老太爺同老太太合葬了。陳廷敬丁母憂時,已在紫雲阡修了座墓廬。安葬了老太爺,陳廷敬便住進了墓廬,終日在此修訂《明史》,青燈黃卷,一晃就是兩年。
一日,陳廷敬在墓廬修編《明史》,家人跑來報信,說是宮裏來人了。陳廷敬嚇了一跳,忙同大順趕緊下山。匆匆進了院子,見闔家老小都已等在那兒了。
原來是張善德和傻子帶着四個侍衛,正坐在客堂裏喝茶。陳廷敬怎麼也沒想到會是張善德和傻子來了,忙上前見禮,問道:“張公公、傻子,你們怎麼來了?”
張善德笑笑,臉色飛快莊敬起來,宣道:“陳廷敬接旨!”
陳廷敬慌忙跪下。張善德宣道:“皇上口諭,陳廷敬離京已快兩年,朕有些想他了。朕這次西巡,想去他家裏看看。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