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做好的決心 (第1/2頁)
吏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祁同偉憑藉自己在商業領域積累的經驗,提出打造公益產業鏈的構想。他希望整合各方資源,不僅給予受助者物質幫助,更能爲他們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讓幫扶真正落地生根。
梁璐全力支持,她發揮女性獨有的細膩與共情能力,深入貧困地區、弱勢羣體之中,收集一手資料。她走進偏遠山區的手工工坊,看着那些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而滯銷的精美手工藝品,心中滿是惋惜。回到城裏,她四處奔走,聯繫電商平臺、文創公司,試圖爲這些手工藝品打開銷路,讓山裏人的技藝變成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梁羣峯則利用自己多年在學術界和社會積累的人脈,爲他們的公益項目站臺背書,吸引來一批又一批專家、學者加入智囊團,爲項目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
一次,他們將公益觸角伸向了一個老舊社區。那裏基礎設施陳舊,居民大多是生活困難的老人和下崗職工。祁同偉帶着團隊實地考察後,決定引入社區創業扶持計劃。他們改造廢棄廠房,建成小型加工廠,爲居民提供就業崗位;同時,開設各類技能培訓課程,從家政服務到電商運營,讓居民們有一技傍身,能夠自力更生。
梁璐則組織志願者,定期在社區開展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精神生活。她帶着孩子們舉辦繪畫比賽,用絢麗色彩裝點社區;爲老人們舉辦戲曲表演、健康講座,讓歡聲笑語重新迴盪在老街巷。
在這個過程中,三人難免遇到分歧與困難。有一次討論社區加工廠的運營模式時,梁羣峯堅持傳統管理方式,認爲穩妥爲上;祁同偉則想要大膽引入互聯網思維,創新銷售渠道。兩人各執一詞,爭論得面紅耳赤。梁璐在中間左右爲難,她既理解父親的謹慎,又認同祁同偉的開拓精神。
最終,還是祁同偉打破僵局,他重新梳理思路,將兩種觀點融合,提出了一套兼顧風險與機遇的方案。他耐心地向梁羣峯解釋其中細節,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說明可行性。梁羣峯聽後,沉思良久,緩緩點頭:“行,就按你說的試試,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我也不能固步自封。”
隨着公益項目一個個落地開花,他們收穫的不僅是受助者的感恩與社會的讚譽,更是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與成長。祁同偉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爲了前程在感情中掙扎迷茫的青年,他變得成熟、穩重,心懷大愛;梁璐也從執念的漩渦中走出,綻放出自信、堅強的光芒;梁羣峯看着兩人的蛻變,心中滿是感慨,曾經對祁同偉的芥蒂徹底煙消雲散。
在一個溫暖的黃昏,三人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公益工作,回到家中。祁同偉走進廚房,熟練地操弄鍋鏟,不一會兒,飯菜的香氣瀰漫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