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寧氏道:“二郎還沒及冠,可已經有了功名。若是宴客,少不得二郎陪酒應酬。二郎還小呢,等到以後在宴客也罷。”
道癡也道:“王府的假差不多,今天回家前,大族兄已經領着拜過學政,明兒我去趟十二房,後日便回王府。”
他雖然重視這次院試,也只是爲了功名。現下的秀才功名,就像上輩子的大學畢業證似的,是立足士林的必需品。如今功名到手,暫時可以歇口氣。
在書本上的苦熬,比不過在王府的經營,他不會因小失大。
祖孫兩個想的很好,可架不住賀客上門。擱在宗房裏,子弟中了舉人的比比皆是,秀才實不算什麼。可在外房族人中,秀才已經算極體面,況且道癡年紀在這裏擺着。只要不傻的都曉得,他的前程絕對不止於此。
翌日一早,賀客就不斷。王寧氏無法,只好臨時置辦幾桌,宴請上門的街坊與族親。少不得又是八房大太太、二太太幫忙,纔不至於亂糟糟。
道癡連陪了兩波客,才尋了個由子抽身出來,除了那座紫金彌勒之外,還有王寧氏給容娘準備的一對金耳墜,一對絞絲銀手鐲。那尊白玉觀音也帶了,作爲催生禮,請三郎帶進京轉交順娘。
同外九房的熱鬧相比,十二房則顯得過於冷清。
就連門口小廝臉上,也無多少笑模樣。同樣是中了生員,對於外九房是大喜事;對於十二房來說,卻是丟臉至極。三郎從府試案首落到院試中下,在旁人看來,是“江郎才盡”,想要再進一步,談何容易。
就是十二房本身,也歡喜不起來。王青洪想的是自己起復無望,嫡長子又是這個成績,等到到了京城,還不知怎麼惹人笑話;王楊氏則是心疼兒子,本是金玉之質,受師門影響要藏拙受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