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護廊上面是高側窗,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爲中間夾着窗戶,可以照亮中殿的上半部。
當初王橋老教堂修建的時候,建築匠靠厚牆皮來加固,而且只敢開低矮狹窄的小窗,光線很難照進來。湯姆時代的建築匠明白了只要牆壁垂直不偏斜,建築物就會堅實牢固。
湯姆設計出了中殿牆的三截——連拱廊、護廊和高側窗——嚴格地按照三比一比二。連拱廊佔牆高的一半,護廊是連拱廊的三分之一。教堂裏一切都合比例,它使整個建築有一種崇高正直的感覺。湯姆打量着畫好的圖,認爲它的樣子十分莊嚴優美。但菲利普會這麼認爲嗎?湯姆可以看見一排排的拱券沿着教堂的長度走下去,午後的陽光勾勒出上面的線條和雕刻……但菲利普會同樣看到這些嗎?
他開始畫他的第三張圖。這是教堂的平面圖。在他的想象中,他看到了連拱廊中的十二個拱券。教堂也就此分隔成十二間,叫做隔間。中殿將是六個隔間那麼長,聖壇佔四個隔間的長度,中間的第七、第八兩個隔間留做交叉甬道,向兩側伸展出兩條甬道,頂上是高聳的塔樓。
所有的大教堂和大部分教堂都是十字架形的。當然,十字架是基督教簡明而最重要的象徵,但也有實用的原因:兩條甬道爲附加的祈禱室和放置聖器及法衣的這類房子提供了空間。
湯姆畫定簡單的平面圖之後,又回到了中心圖,表示出從西端看進去的教堂內部景觀。現在他畫出在中殿後面高聳的塔樓。
塔樓的高度或是中殿的一倍半,或是兩倍。低的塔樓給予建築物一種吸引人的規則外觀,從側甬道到中殿再到塔樓,均等地分爲三段:一比二比三。而高的塔樓就更吸引人,因爲那樣的話,中殿將是側甬道的兩倍高,塔樓又是中殿的兩倍高,比例是一比二比四。湯姆選定後一種更吸引人的,這將是他親手建造的唯一一座大教堂,他想讓它高聳人云,他希望菲利普會有同感。
如果菲利普接受了這個設計,湯姆當然還要更仔細,比例更精確地重畫一個。還會再畫許許多多,可能有上百幅圖:花座、柱子、柱頭、梁託、門洞、塔樓、臺階、滴水嘴,以及無數的其他細部——湯姆得畫上好幾年。但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這座建築的基礎,看起來蠻好,簡明、省錢、雄偉,完全合比例。
他不能等着,他要把它拿給人看。
他本來計劃找個適當時機把它拿給菲利普副院長;但現在既然已經畫好,他想讓菲利普馬上就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