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私人軍事承包商,這是僱傭兵的合法稱呼,也是一個讓各國首腦既頭疼又放不下的詞彙。
他們不擇手段,將戰爭當成生意。爲了任務他們可以不在乎國際法,不在乎平民傷亡,不在乎一切道德問題,用成本最低的手段完成最艱鉅的任務。他們聲名狼藉,但他們的僱主卻無需爲他們的壞名聲擔上麻煩。不得不說,他們要比正規軍好用的多。
說到僱傭兵,這裏就不得不提到美國。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國家比他們更能理解到僱傭兵的意義,就好像能夠理解惡棍的只有流氓一樣。
從波斯灣到阿富汗,那些流淌在鋼鐵機械中的黑色血液能順利地從第三世界流向第一世界,一半的功勞都屬於這些亡命之徒。
不只是正面戰場,在一些政局動盪的地區,都能看見美國僱傭兵的聲影。只要有需要,私人軍事公司就能夠出現在那些五角大樓不願意、不方便出現的地點,代替其完成向全世界輸出美國軍事和外交影響的任務,即便失敗也能一口否認。這無疑要比海軍陸戰隊好用的多。因爲派出地面部隊登陸別國是戰爭行爲,而派出傭兵則不是。
然而這種軍事民營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同樣也是巨大的。指望私人傭兵在別國遵守道德紀律,無疑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
2006年,美軍在伊拉克射殺平民的事件在網絡上掀起了悍然大波。後來經證實,作案者是兩名三葉叢林的承包商。至於作案理由,更是荒謬到令人震驚。其中一名作案者的同事證實,當天他曾經說過一定要殺個人,因爲來伊拉克都沒打過人。
但無論怎麼說,美軍因此躲掉了一筆人權組織的官司,因爲殺人者不是在籍士兵。
雖然對於聲名狼藉的美軍來說,少了這點罵名不過是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