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地方上的豪強,那就更是個笑話了。
漢室開國至今數十年,但是真正天下安定的時間才二十幾年,漢太祖劉邦甚至當皇帝都在不斷的領兵征討叛亂的異姓王,呂后時期纔開始慢慢安定下來,等到平滅諸呂,這漢家江山纔沒有太多動盪,躲進深山躲避戰火的難民纔開始下山安居。
短短二十幾年時間能產生個什麼樣的地方豪強出來?
很淺顯的一個證據就是郅都就任濟南郡守,上任之後先把郡內的大戶人家碾壓一遍,結果殺得人頭滾滾,卻連聲抗議都沒有,濟南郡甚至因此大治,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
歷史上真正的門閥政治,那要等到漢宣帝劉詢認爲經常變換地方郡守會妨礙政策的實施,於是,讓一個郡守在一個地方任職十年甚至終生之後纔開始發展,到成帝時,外戚王氏一門五候,由此開啓門閥政治的大門,劉秀恢復漢室,依靠的是地主豪強的支持,投桃報李,讓地方豪強坐大,東漢末年三國混戰,曹魏司馬氏推行九品中正制,這才最終放出了門閥勢力這頭怪獸。
正是基於這些認識,劉德才敢在此時推行科舉。
因爲首先,地方豪強也好,徹侯貴族,都不會拒絕也不可能拒絕科舉。只有傻子纔會拒絕一個明顯對他們有好處的制度。
在此時,科舉非但不是貴族豪強們的攔路石,相反還是一張門票,一張能讓他們光明正大的參與政治,擁有發言權的門票!
要知道此前的所有舉薦制度,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譬如說,首先你要在地方上有名,並且這名望還得達到一定高度,才能被舉薦,或者是孝子賢孫,因爲道德而被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