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雷斯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雜書齋位於羅漢堂內堂,幾乎佔了大半的面積。陸遠去看的時候,發現這些文字、書籍凌亂的堆滿了整整七個大房間,目前正在向第八個房間湧入。
這些資料要說有用,可是幾十年也無人翻閱,存放資料的房間大都直接釘死,也不知是否鬧了蠹蟲。要說沒用,畢竟是無數年積攢下來的東西,誰都知道里面珍寶無數,可是誰都沒那個精力去整理,只能越積越多。
陸遠略略翻看一下,便知道比起大學圖書館,這裏規模還是差了很多,自己完全能夠搞定。於是直接向師兄申請了幾個不識字的和尚當苦力,再申請了一間大禪房當分類中心,從此喫住都在裏面。
他先是把庫房撬開,讓人把這些資料擺放整齊,搬運到他所在的大禪房去。他在禪房裏自然是一一的分類,建立索引。
先是把情報消息,歷史掌故一類單列出來,這些雖然不成書籍,卻是一個門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單列之後,自然有人看出這些東西的價值,會依照此整理出些少林寺志、江湖掌故來。
從中陸遠也是發現了不少面熟的東西,比如北宋年間,少林寺發生的那場大戰,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後續情況,這裏都有提及。還有火工頭陀偷學武藝、覺遠師徒逃出少林等等,這些掌故歷歷在目。不過這些消息,最近的也是幾十年前的,新的卻是一條也沒有。想來新的都在羅漢堂和尚的手裏。
其他資料直接按照文武劃分。文學類的把佛經挑出來,送去戒律院,估計又讓那些文和尚頭痛了。書籍在古代,本來就分什麼珍本、善本、某某藏本、某某印本、某某手抄本。版本衆多,且無一不珍貴,足以讓研究的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幾頁殘紙都不捨得丟棄。這些書籍當年可能存量衆多,被當普通書籍一樣堆放起來。但在幾十年後的今日,可都成了了不得的珍品。
如此自然得了戒律院和尚的誇獎,圓恆也是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