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了配合這個計劃,周士相絞盡腦汁將後世鐵軍在長征途中的系列軍事行動回憶了一遍,也照貓畫虎的制定了誘敵、疲敵、伏敵計劃,雖說自己的計劃放在後世看簡直幼稚得不行,可放在這個時代,周士相卻堅信清軍一定會被太平營的行動迷惑並被擊敗,因爲他們沒有任何先進的通訊工具,也沒有任何可以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試想在後世還有無線電報的時代鐵軍都能依靠驚人的耐力和速度迷惑並擊敗圍剿他們的敵軍,況這個還是冷兵器主導的時代呢。很多時候,太平營也許和清軍只隔着幾里的距離,可就是這幾里路,在缺乏有效通訊工具的情況下,清軍也很難發現並調集更多兵馬前來圍剿。
最重要的是,廣東地形水網衆多,丘陵地形起伏不定,根本不適宜騎兵作戰,因此廣東的清軍除了靖南、平南二藩手下的漢軍旗有數百騎兵外,其餘清軍根本沒有騎兵,有的也只是代步拉東西的駑馬。李定國兩攻廣東時也多是出動步軍,寧可多帶戰象兵前來也不願多帶騎兵,原因就在於廣東地形不利騎兵作戰,騎兵帶來根本派不上用場。
沒有騎兵的威脅,在周士相的戰術指揮下,太平營自然可以在清軍夾縫之間左突右衝,將他們牽在鼻子後面。
避免與兵力衆多的清軍交戰,避免與清軍打攻堅消耗戰,避免與清軍打僵持戰,只以速度和耐力拖着清軍跑,然後擇機消滅他!
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天時差,太平營也可以成功從清軍眼皮底下跳出來,因爲時代侷限了對手。
大明官軍對李自成、張獻忠組織了無數次大規模的圍剿,動輒兵力數以十萬計,可最終大明江山還是被官軍眼中的流寇所覆滅,歸其原因,便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在哪,長處又在哪,他們知道以己之長擊彼之短,而不是愚蠢的以己之短擊彼之長。倘若李自成等人初始就以麾下的烏合之衆和明軍做正面決戰,做一城一池的爭奪戰,只怕不用一年,他們便要去見閻王了。沒了流寇的腹心之患,大明又如何會亡於滿人異族之手。
現時農民軍的成功戰例,後世鐵軍的再現,周士相沒有理由不採用相同的辦法,換個角度來看,太平營就是農民軍,而清軍就是明軍,亦或是太平營就是紅軍,而清軍便是白軍,一模一樣的處境,周士相若不用前人成功的戰術,他腦子就真正的繡逗了。
事實也正如周士相所意料那般,前營從新興往肇慶方向前進後,因爲沒有刻意掩藏行蹤,反而大張旗鼓,故很快被清軍發現。肇慶總兵許爾顯對這支突然從雲霧山冒出來的明軍感到很錯愕,因爲就在幾天前,德慶守備唐三水剛剛興兵收復了被南明李定國部奪取的羅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