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如此就好!
秦智生剛纔提議收納旗兵降卒時,周士相曾經動過心,但旋即就否定了這個提議,因爲他認爲旗兵就是旗兵,這些人不同綠營,骨子裏也不再是漢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甲申國難前就在遼東降了滿州,清軍入關後對明軍的壓倒性優勢更使他們堅定效忠清廷之心,尤其是漢軍旗的身份讓他們自認比關內的漢人高一等,這種心態之下,指望他們還能夠記起自己漢人的身份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用後世的稱法,周士相更喜歡將漢軍旗的這幫旗兵稱爲“二鬼子”,事實證明二鬼子遠比大鬼子更爲可惡,因爲他們在屠殺起同胞時往往比正主還要兇殘,還要不擇手段。
驅使一幫屠殺同胞成性的二鬼子和他們昔日的主子對抗,周士相自認暫時還沒有這個能力和胸襟,重要的是,廣東的漢軍旗都是舉家從遼東隨尚可喜和耿繼茂一路打到廣東來的,他們的家眷全都在廣州,因此不可能死心踏地的跟着太平營幹,除非有朝一日他們也如同今日的綠營一樣自絕後路——用滿州人的腦袋換他們的性命。
總而言之,太平營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收納這幫根本養不熟的旗兵,周士相也不想養虎爲患,便只能拿他們的人頭絕掉高要綠營的退路,同時也讓營中的新兵見識下旗兵老爺的德性,既間接擴大隊伍,又間接提升士氣,一舉兩得。
目睹一百多旗兵被亂刀分屍後,新兵們接到了新的命令,就是將這些死掉的旗兵拖到城外。命令是拖到城外,沒有說要燒掉,也沒有說要埋掉,就是拖到城外。至於太平營走後這些屍體是被野狗喫掉還是由高要百姓掩埋,就不是周士相關心的問題了,他現在關心的除了收編這兩百多高要綠營,就是繳獲的漢軍旗火銃。
和後世記載不同,周士相拿到的旗兵所用的火銃質量屬於上乘,且威力也大,絕不是放上一銃對方還能生龍活虎撲過來,雖然不能和後世火槍相比,但也絕對是要人命的東西,若是能夠量產量用,火銃這種原始的完全可以淘汰任何先進的冷兵器。
對火銃,周士相的瞭解並不多,秦智生、蔣和等原先在明軍和清軍幹過的總旗倒是瞭解的多些,據他們說,以前明軍使用的火銃經常會炸銃,所以士兵們不敢放心使用,久而久之,火銃在軍中就成了燒火棍一般的東西,但凡有辦法的將領總是避免部下配備火銃,而是儘可能的多要一些刀劍弓箭,哪怕是多要一些棉甲也不願意多要一些火銃。
造成明軍火銃質量低劣的原因有很多種,衆人說法也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認的,那就是朝廷沒有給予足夠的銀子。沒有足夠的銀子,就沒有足夠的原料,負責打造火銃的又是和軍戶一樣的世代工匠,這些人連自己一家老小的溫飽都沒法解決,又如何會用心製作火銃。惡性循環之下,原本能夠讓明軍縱橫漠北的火銃就成了軍中棄兒。
與明朝沒有足夠銀子打造火銃不同,降清後的孔有德等人爲清軍帶去了大量工匠,並且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重視,對於製造火銃的匠人也給了遠超出明朝的賞賜,非但給予金銀田地,甚至還給予官位,如此一來,匠人的生產積極性得到大大提高,再加上清廷對火銃的要求近乎苛刻,又沒有如明朝官員那般的剋扣,工匠造出來的火銃質量不好纔有鬼!(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