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情況也不是法國一家獨有的,在這個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官僚體制的能力也許要強上很多,但是在政治道德上並不比東方的同仁們要好多少,貪污腐敗什麼的,司空見慣。
如果這種腐敗只是軍官們的一種薪水之外的創收方式的話,那還不算十分可怕,最可怕的是,這種腐敗也嚴重地影響到了軍隊的戰鬥力。
單單就後來的米尼槍列裝陸軍一事來舉例吧。
米尼槍堪稱是前裝槍最後的巔峯之作,針對一般滑膛槍的優勢幾乎是人所共知的,在19世紀40年代這種槍支就已經出現了頗爲成熟的型式,而在1849年德維勒和米尼上尉發明了米尼彈之後,更加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
在1850年,法國人就設計出了米尼步槍,射程和精度都完爆法國現在列裝的1842式滑膛槍,但是卻一直得不到法國陸軍採購部門的青睞,根本就沒有大規模列裝到軍隊裏面。
英國人在1851年製造出了早期的米尼槍,在1853年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和列裝陸軍了,接着西班牙,美國以及衆多德意志邦甚至包括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打壞了的俄羅斯,都開始拼命山寨米尼槍,而法國卻直至克里米亞戰爭打完,都只是裝備了極少部分米尼槍(主要步兵武器仍舊是1842式和1853式滑膛槍,或者是1846式和1853式卡賓槍),作爲米尼彈的發明國法國居然險些成爲最晚列裝米尼槍的國家。
爲什麼?因爲供應商還沒有賺足錢,不想去花投資換制米尼槍,而收了他們大筆好處的陸軍採購部門拒絕從別的軍火商那裏購買米尼槍供給陸軍。
這是個體制問題,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體制問題。
在1854年開始的克里米亞戰爭裏面,法軍傷亡五六倍於英軍,固然有法軍擔當陸上主力承受主攻任務的緣故,但是與這種體制問題恐怕也有直接聯繫。
夏爾原本就想過在組織的謀劃成功之後,將米尼槍這種私貨早點通過各種手段塞入陸軍當中,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與陸軍的體制問題打上了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