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啊?原來此招早有人用過!”
“大人真是博聞強記!”
“虎賁鐵騎麼,那好像是幽州王羅藝的部曲!”
“嗯,據說每個人都配三匹遼東馬,人和馬皆着重甲,箭弩不透。”
“那後來怎麼失傳了?”
“對啊,怎麼沒有人再撿起來?”
……
這是常思第一次對寧子明“獨創”的新戰術表態,居然沒有半點兒猜疑。相反,還用自己淵博的見聞,替年輕人找到了足夠的解釋。所以大夥如果再追着寧子明的師承不放,就有些不知道輕重了。乾脆順水推舟,談起有關虎賁鐵騎的掌故來!
“不是撿不起來,是用不起了!”一片低低的議論聲中,常思將手向下壓了壓,苦笑着補充:“當年的銀槍效節軍,其實也是模仿虎賁鐵騎所建。只是大隋以傾國之力,不過才養得起五千虎賁鐵騎。楊師厚以魏博一鎮,就算刮地三尺,也僅能效仿個輪廓而已。五千條長朔,是絕對配不起的,也耗不起那打造長朔的功夫。至於重甲,連人手一件都做不到,更何況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