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新鮮牛糞和馬糞,就意味着不久前剛剛有人從此處經過。
有很多新鮮的牛糞和馬糞,則意味着在大夥追趕可及的距離內,存在着一個規模頗大的遊牧部落,或者漢人村寨。
古人云,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柴榮南來北往販貨多年,腳下所行道路,又何止萬里?而趙匡胤既然爲了救韓晶一命,連單身翻越燕山的旅途都敢冒死一試,又怎會畏懼去一個臨近的陌生部落或者村寨求醫?當即,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跳上坐騎,抱着韓晶掉頭朝正北而去。
衆人在薊州與商隊分別之時,便是一人雙騎。半路上又殺掉了一夥打草谷的部落武士,搶了三十幾匹良駒。因此在危急關頭,根本不需要考慮節省坐騎的體力。只管不斷更換着胯下戰馬瘋狂趕路,才連續跑了大約一個半多時辰,就在某條剛剛解凍的大河畔,看到了連綿的帳篷。
“是回鶻人,密羯部,早年曾經歸降幽州。幽州被契丹吞併之後才與中原失去了聯繫!”柴榮一看到帳篷周圍那一圈整齊的木柵欄和中央大帳上高高飄揚的鑲金火焰旗,便喜出望外。追到趙匡胤身側,大聲介紹。
回鶻人出自鐵勒,原本爲突厥人的附庸。在大唐天寶年間,幹翻留在蔥嶺以東的最後一個突厥汗國自立,國號回紇。後又多次出兵幫助大唐平定叛亂,順路在唐肅宗李亨的默許下,搶掠長安、洛陽等地工匠、女子、郎中、農夫數十萬人西去。因此,其國迅速漢化,到了唐末,除了說突厥語,無論貴胄還是貧民都信摩尼教這兩點之外,其餘各項典章制度,風俗習慣,已經與中原相差無幾。
大約百餘年前,回紇分裂,此後日漸衰落。大部分回鶻人受契丹、沙陀族的擠壓,向西遷徙。一小部分漢化最徹底的,則向東南進入了幽州和幷州,託庇在各地藩鎮的保護下,苟延殘喘。
這樣的回鶻部落,除了武力比契丹、女真等族略遜之外,其餘諸如醫療、百工、商貿、農牧等文明諸項,都遠遠過之。所以,在長城以北看到一支遷徙遊牧的回鶻部落,已經與看到一箇中原集鎮無異。只要你能拿出足夠的錢財,凡是在中原能買到的東西,基本在這裏都能買得到,差別只是價格往上翻了數倍而已。
趙匡胤自幼生長於河北保州,當然跟回鶻人有過接觸。知道後者的風俗習慣和基本情況。頓時精神大振,衝着柴榮用力點點頭,雙腿狠狠磕打馬肚子,風一般直奔木柵欄正南方留出來的臨時大門。
“什麼人,趕緊停下,否則,弓箭伺候!”把守在部落大門附近的回鶻武士,早已看到了戰馬的臨近。立刻繃緊數條絆馬索,同時紛紛舉起了角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