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世紀初以來,原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來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藝術對於歐洲前衛藝術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畢加索(Panlo Picasso, 1881—1973)的《亞維農的少女》就受到非洲原始藝術的影響;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則在很大程度受到南美洲的原始部落文化影響。這種影響,同樣在設計界得到深刻的反映。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以及明快簡練的視覺語言,給了西方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啓發。
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藝術、民間工藝,也是“裝飾藝術”運動的一個重要源泉,異域的藝術品、傢俱、用具、服裝、紡織品和民間工藝品中所呈現的生機勃勃、野性十足的原創動機,經過簡化、風格化(很多時候是幾何化),爲現代化裝飾提供了豐富的語彙。1920年代的歐美城市生活裏,到處都充滿了異國情調的裝飾,蓮花、熱帶鳥、跳舞的女郎或土著人形,都成爲流行的因素。在裝飾藝術、時裝、電影、攝影、音樂和舞蹈等領域中,異域風情更加無處不在。
2011年洛杉磯傢俱展銷會上陳列的一套現代主義風格的客廳沙發。
墨爾本古典傢俱拍賣會上陳列的一張『裝飾藝術』風格的沙發。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1934年展出了美國設計師雷蒙德·羅維的『設計師辦公室』。
加州奧克蘭派拉蒙劇場(paramount Theatre, Oakland, CA)的室內設計,採用了許多古埃及的裝飾動機。
紐約佩森公寓(Pythian Temple, New York City)的建築裝飾細節,無論是色彩,還是紋樣,都明顯受到古埃及裝飾風格的影響。
“裝飾藝術”設計師們從中南美洲古代印第安文化(如瑪雅文化、阿茲臺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中汲取養分,創造出新的建築和裝飾造型來。不曾受到歐洲文化影響的中南 美洲土著傳統文化,具有粗獷強勁的原創力,正好迎合了現代的品位和裝飾需求。
紐約和美國其他大城市那些高聳的“裝飾藝術”風格摩天大樓,頂層多采用階梯式尖頂的形式,正是借用了中南美洲古代通靈塔的建築元素;
至於電影院、大旅館,甚至某些私人住宅裏的室內裝飾,以及一些首飾和陶瓷的設計,更是大量借鑑了瑪雅和阿茲臺克文明遺址中發現的幾何圖案,包括陽光放射型(sunbursis)、閃電型(lightningzug gyrates)、曲折型(zig-zags)、重疊箭頭型(chevrons)、星星閃爍型(starbursts)、阿茲臺克放射型(Aztec-shape Plin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