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槍聲零零星星地響起,總沒有斷絕的時候,從沙皇村以南的戰場,一直傳到了亞歷山大宮。
這裏是一片軍服的海洋,宮殿前的草坪上席地坐着不計其數的彼得格勒衛戍部隊的士兵,每個人的右臂上都套了個紅色的袖章,這是用來區別敵我的——所謂的紅軍、白軍還沒有形成,現在只有忠於蘇維埃的軍隊和忠於臨時政府的軍隊之分。而這兩支軍隊在幾天前還同屬於俄羅斯軍隊,所以軍服和旗幟是完全一樣的,就只能用袖章來區別了。
這些士兵並不是第一機關槍團的人馬,而是從彼得格勒開來的援兵。彼得格勒的起義雖然是一場血腥內戰的起點,但是卻沒有什麼傷亡,忠於臨時政府的女兵和士官生在被絕對優勢的敵人包圍之後都繳械投降,大部分臨時政府的部長也束手就擒。不過臨時政府的總理克倫斯基卻逃之夭夭,兩天後又傳出了克倫斯基抵達普斯科夫的消息。
得到這個消息,斯莫爾尼宮中的布爾什維克領袖們就知道一戰難免。於是就迅速調集軍隊南下增援,蘇維埃軍事革命委員會的主席托洛茨基也隨着援兵一起抵達了沙皇村。
而克倫斯基組織的反撲,也在八月革命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公曆8月30日推進到了沙皇村外。最先抵達的是五千名騎兵,屬於克拉斯諾夫將軍的騎兵師。人數雖然不多,但大多是久經戰陣的哥薩克騎兵,就算下馬打陣地戰仍然非常強悍。遠非赫斯曼指揮的第一機關槍團可比,幸好在數量上佔了優勢,又提前佈防,佔據了有利地形,還修築了一些簡單的工事,纔沒有被哥薩克的猛撲擊敗。
打到現在,已經戰了三天。雖然克倫斯基一方又得到了科爾尼洛夫帶來的五六千人的援兵,但是衛戍部隊的戰士經過幾日交戰,已經習慣了槍聲和硝煙。守得更加穩固了,白天基本上不會出什麼狀況,只是到了晚上還有些被動——這是因爲缺乏合格軍官和士官的緣故,到了晚上就容易混亂。
實際上負責指揮作戰的赫斯曼,只能在每天晚上帶着預備隊頂在前面,哪裏喫緊就隨時派兵增援,有時候還要帶隊督戰,避免前線部隊在夜間崩潰。
剛剛視察各處陣地的赫斯曼自然又是一夜未眠,眼睛熬得通紅。坐在亞歷山大宮內一間相當隱祕的辦公室裏,同托洛茨基和溫什利希特談話。
“敵人的攻勢已經接近力竭了,昨天晚上他們只組織起三次進攻,比前天少了一半。白天的火力更弱,只是依靠少數狙擊手在維持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