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立陶宛……波蘭、利夫蘭、庫爾蘭、立窩尼亞和愛沙尼亞都沒有了,立陶宛還怎麼可能保全?而且立陶宛現在也在德國人的控制之中。
列寧嘆了口氣:“爲了達成和平,失去一些地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那些地方本來也不是俄羅斯的,是歷代沙皇通過帝國主義戰爭奪去的。那裏的居民也不是俄羅斯人,而是波蘭人、立陶宛人,或是別的什麼人。大多數波蘭人不願意和我們在一起,這是肯定的……你們誰能相信約澤夫·克萊門斯·畢蘇斯基和他的追隨者願意當俄國人?”
列寧提到的畢蘇斯基是波蘭社會革命黨的領袖,同時也是新成立的波蘭臨時國務會議軍事部長——德國在1916年底,已經同意波蘭復國(領土只包括俄屬波蘭),這個臨時國務會議就是在這個情況下成立的。而且這個國務會議還擁有戰鬥力頗強的波蘭軍團!現在布爾什維克擁有的武力肯定打不過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想把俄屬波蘭抓在手裏純屬癡心妄想。
“至於立夫蘭省、庫爾蘭省、立窩尼亞省和愛沙尼亞省,也是必須要付出的。”列寧的語氣異常沉重,“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那裏必然會脫離俄羅斯。”
民族自決在這個時代的西方還是非常流行的,大部分社會黨派別都會在口頭上支持這個主張,布爾什維克也不例外。
列寧說到這裏,有看了看托洛茨基,“列夫·達維多維奇,你覺得民族自決能否用於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立窩尼亞、立夫蘭、庫爾蘭?”
托洛茨基一臉嚴肅地聽着列寧的話。他的目光一直打量着列寧,臉上的表情陰沉到了極點。“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失去波蘭、立陶宛、立夫蘭、庫爾蘭、立窩尼亞和愛沙尼亞看來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以民族自決的名義,恐怕也會招致廣泛的反對。而且,民族自決的原則恐怕也只適用於俄國的屬地吧?”
列寧聳了聳肩,“當然不會這樣宣佈……我們應該提出‘保證戰前未獲得政治獨立的民族享有自決權’、‘用立法形式規定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獨立和行政自治’和‘給予殖民地自主和政治獨立’這三條意見。以體現我們一貫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