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輸出工業化這種事情,在1918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在這個時代,工業化幾乎就是強大的象徵。整個世界上,真正可以算得上擁有完備工業體系的國家,也就是英國、美國、德國、法國,連沙俄都有些半吊子。
至於在東亞牛皮哄哄的小日本,不過擁有幾十萬噸鋼產量罷了。在德國人眼裏根本不算什麼,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能在英國人幫助下製造戰列巡洋艦的造船工業。可就是這樣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工業化,居然也能讓日本擠進列強隊伍,在東亞稱王稱霸,時不時可以欺負一個臨近的中國。
這工業化的魅力,對比一下日本和中國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爲工業化在一戰前後具有的強大威力,那些已經跨過了工業化門檻的先發國家都不大願意讓後進國家實現工業化。雖然他們還不至於像後世五大流氓防止核擴散那樣來對待他國工業化。
但是主動輸出成套技術和裝備,幫助他國實現工業化的事情,還真沒有發生過……即便在後來的歷史上,也只有蘇聯曾經成功輸出工業化,幫助中國(或許還有北朝鮮)建立了完備的工業化體系。
而一戰之後的德國,其實也有幫助他國增強工業化實力的記錄。雖然不是全套輸出,但總歸肯賣點乾貨——這大概和協約國禁止德國出口軍火有關。不能授人以魚,就只能授人以漁了。
不過在赫斯曼看來,德國根本不必在擴散工業化的問題上太保守。因爲在後世的21世紀,當工業化已經爛大街的時候,德國製造照樣在世界上獨領風騷,這就是德國工業的強大競爭力!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德國實際上已經退出了帝國主義的陣營。沒有了殖民地,沒有了海上霸權,自然也不用站在維護殖民帝國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