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德國的液冷式發動機卻開始變得落後了!
這是因爲間戰期間推動空冷式發動機的主要是運輸機的需求(空冷式發動機維護簡單,又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自然是航空運輸業比較喜歡的發動機),而推動液冷式發動機發展的卻是一項比賽——施耐德杯航空競速賽。
施耐德杯航空競速賽是一場水上飛機的速度比賽,參加的都是各國軍方。對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四個自認爲是軍事強國的國家而言,施耐德杯就是展現國家實力的面子公程。各國爲了爭面子,競相投入巨資去開發功率更大的新型發動機。由於液冷式發動機的氣動外形優於空冷式,因此施耐德杯推動的主要是液冷式發動機的發展。
而德國這個戰敗國當然不能去參加施耐德杯了,由於不能參加施耐德杯,又沒有本國空軍的需求。另外,航空運輸業對液冷式發動機的需求也不大,因此德國的液冷式航空發動機研發就限於停頓。
到了1927年,英國的納皮爾公司已經推出了輸出功率高達875馬力,轉速高達3300的獅式7B型發動機。意大利的菲亞特公司更是拿出了輸出功率達到1000馬力的AS.3型發動機。美國的潘卡德更是設計出了可以產生1200馬力的發動機。
而德國在這一領域已經遠遠落在了後面。爲了追趕,德國航空委員會就提議福克公司和奔馳公司聯手去同英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合作,引進液冷式發動機技術。容克公司、福克·沃爾夫公司和信天翁公司合作,去意大利尋求合作的機會——當然,這些合作對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機關而言,則是偷竊外國先進技術的良機!
“福克公司如果不需要,可以把機會讓給容克公司。”赫斯曼笑着。“容克斯博士在意大利碰了一鼻子灰,菲亞特公司不願意合作,意大利人的野心很大啊!”
在英明領袖墨索里尼的帶領下,意大利這幾年也迎來了經濟起飛。雖然整體實力還不能和英法德這三個歐洲老牌工業強國相比。但是在造船和航空領域,意大利人卻已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而意大利著名的菲亞特公司更是藉着法西斯的東風發展迅猛,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產品線最齊全的軍火製造商了。從機關槍、汽車、坦克一路造到天上翱翔的飛機。而且開設了發動機工廠,還是風冷、液冷雙全,全世界也就這獨一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