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愛因斯坦、卓別林會面的次日,一輛屬於英國陸軍部羅孚牌轎車就將赫斯曼和他的副官保盧斯從朗廷酒店接走了。
“亞歷山大上校,你還記得我嗎?”赫斯曼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一位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英國上校說道,“我們上一次見面是在塔林的阿姆別阿。”
來朗廷酒店接赫斯曼的是哈羅德·亞歷山大上校,當年被協約國派到塔林來的軍事代表團團長。轉眼過去了十多年,赫斯曼已經從中校升到了中將,而亞歷山大卻仍舊是個上校——這是英國曆來的小陸軍政策所造成的。除非爆發大規模戰爭,否則英國陸軍的軍官就很難晉升。相比之下,海軍軍官的機會就多多了。
“中將,上一次我們沒有能達成共識,希望這一次能夠取得一些成果。”
赫斯曼這次到倫敦是有公務的——和愛因斯坦見面只能算順便,他真正的使命是和英國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見面討論召開“國際裁軍會議”的事情。
“是啊,我也希望能取得些成果。”赫斯曼點了點頭,微笑說,“我們的國家剛剛恢復義務兵役制,國際上面有一些誤解,希望可以藉着召開國際裁軍會議的機會加以澄清。”
“那就再好不過了。”亞歷山大上校的態度有些冷淡,似乎還帶着一點敵意,只是應付着和赫斯曼話。
或許在這個英國上校眼裏,赫斯曼中將現在已經是德國軍方里面的邪惡軸心了。
幹了十幾年特務頭子的工作後,赫斯曼漸漸浮出了水面。他現在可是僅次於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的德國陸軍第三號人物了。這樣的地位對於一個從來就沒有指揮過一個連,而且年紀還不到40歲的德軍軍官而言,實在太過反常了。
所以英國的情報機構和德國事務專家立即就對赫斯曼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然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赫斯曼中將是德國法西斯集團的核心人物,是法西斯頭子施萊徹爾上將的心腹干將,還是撕毀《凡爾賽條約》推動德國擴軍備戰的罪魁禍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