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日內瓦德拉白鶴酒店豪華且充滿藝術氣息的大堂咖啡廳裏,赫斯曼正和兩個滿口奧地利口音的業餘畫家一起喝咖啡。兩個業餘畫家中的一個就是現在德意志帝國的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另一個業餘畫家在繪畫道路上走得比希特勒更遠,他是克拉科夫大學藝術系畢業,善於人物和風景畫,一度小有名氣,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藝術飯——這碗飯真心不好喫——而改行當候補獨裁者了,他是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波蘭獨裁者畢蘇斯基的接班人,波蘭國防部副部長(波蘭是槍桿子最大,畢蘇斯基不是總統,而是國防部長,總檢閱官和戰爭委員會委員長)。
他是作爲波蘭聯邦代表團的團長到日內瓦參加國際裁軍會議的。還“碰巧”和希特勒住在同一所酒店裏面,而且兩人都是“奧匈帝國老鄉”,還都自認爲是畫家,因而有頗多共同語言。
“我和他不一樣。”和波蘭候補獨裁者相談甚歡的希特勒突然抬手一指赫斯曼,彷彿半開玩笑地說,“他是一位容克伯爵,出生在東普魯士的臘斯堡,那裏靠近俄國,氣候寒冷,沒有什麼風景,而我則出生在風景宜人的奧地利。所以在對待藝術和波蘭聯邦的問題上,我和赫斯曼中將是不一樣的。”
和後世許多人的想法相反,希特勒並不是最恨波蘭的德國人,實際上他並不太恨波蘭——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德國,最憎恨波蘭人的是赫斯曼這樣的容克。因爲他們這些人的老家就是東普魯士、西普魯士和波森。而現在,西普魯士和波森都被波蘭佔據,許多容克貴族的土地都被波蘭人奪取,他們的一些同鄉和親人則在波蘭人欺凌。
所以容克軍官團極度厭惡波蘭,甚至願意爲了毀滅波蘭去聯合蘇聯。赫斯曼主持的聯蘇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功,和這些憎恨波蘭的容克支持是分不開的。
當然,蘇聯那裏也是一樣的,列寧同志“一定要消滅白色波蘭”的遺囑可是深入人心。
而在希特勒的納粹黨上臺執政後,德國的外交路線就開始了一連串的調整。
首先,同蘇聯的關係開始逐步降溫。雖然雙方的許多經濟軍事合作項目還在持續,但是自納粹上臺以來,雙方就沒有在航空技術合作和技術轉讓的問題上達成任何新的協議——航空技術合作過去一直是蘇德合作的重點,在過去的幾年中,雙方都會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簽署幾個和航空工業有關的大單,這幾乎已經成了慣例。
其次,德國政府開始努力尋求和英國改善關係。雖然之前的幾屆德國政府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但那只是一種改善德國處境的戰術安排。無論把“歐共體”和“歐洲銀行”的口號喊得多麼響亮,希特勒政府之前的歷屆魏瑪共和國政府都沒有把聯英當成戰略。但是阿道夫·希特勒顯然想用“聯英”替代“聯蘇”——赫斯曼知道,希特勒對英國的友好肯定是真誠的!